深圳金融創新“墻內墻外齊飄香”
新年伊始,一家新生銀行因李克強總理親臨視察而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熱點:前海微眾銀行不僅是國內首家獲批開業的民營銀行,而且它本身就是深圳金融創新的一大成果。同樣具有鼓舞意義的還有建行深圳市分行推出的“智慧銀行”,因其對金融互聯網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IBM高層評價該項目達到國內外同業最佳水平,并將這一項目作為經典案例向歐美等全球
市場推廣。
市政府新近向2014年度39個深圳市金融創新獎獲獎項目頒發了超過1100萬元的重獎。每年一度的金融創新“沙場大點兵”,如今已步入第10個年頭。 市金融辦副主任肖志家介紹,自2005年我市在國內首創金融創新獎這一政府級大獎以來,市政府共向297個項目頒發了上億元的獎勵,其鼓勵創新的效應也越來越明顯。
力度強勁的持續創新提亮了深圳金融業的成色。市委常委、副市長陳應春評價道,通過金融創新獎的評選,深圳金融業諸多創新舉措“墻內墻外都飄香”,在國內外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其中不少項目代表著金融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金融創新獎可謂是深圳金融業創新成果的“形象大使”,其背后,是金融機構對創新引領發展的不倦追求。
以保險業為例,去年行業改革創新亮點突出,影響力不斷擴大,“領銜”之舉是在國內率先破題巨災保險,由此深圳初步搭建起由巨災救助保險、巨災基金、商業性個人巨災保險構成的多層次的巨災保險制度模式,這在國內尚無先例。社會各界對此給予廣泛關注和積極評價,央視三個頻道都進行了深度報道。作為沿海經濟較發達城市應對巨災風險的成功嘗試,深圳巨災保險制度模式開始顯示示范推廣效應,已有其他城市在推出巨災保險時充分借鑒了深圳的方案。此外,深圳還構建起包括醫療責任險、環境污染責任險、深圳校園方責任險、電梯事故責任險等系列服務在內的“保險保障網”,成為深圳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前海,保險及保險中介法人機構數量去年末已達到15家,前海已成為保險法人總部機構最多的國家級戰略平臺。
未來銀行會是什么樣?建行深圳分行以“智慧銀行”的創新作出回答。在獲得深圳金融創新一等獎之前,該項目便已奪得建總行創新項目一等獎,被建總行作為全行第三代網點轉型的重要支點,目前在全國12個大中型城市全面推廣。深圳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創新的成功得益于充分發揮深圳作為改革創新前沿陣地以及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記者在智慧銀行現場看到,該行將傳統銀行服務模式和創新科技有機結合,匯聚了市場上最前沿的技術應用,通過智能設備、數字媒體和人機交互技術的應用,為客戶帶來全新感受和體驗。智慧銀行共包含了19項創新應用,如智能叫號預處理、VTM(遠程銀行)、移動金融體驗機等。業內專家表示,智慧銀行的建設是銀行主動因應金融互聯網挑戰的重要嘗試,對于加快傳統的銀行網點的轉型升級,引領金融業態的變遷步伐具有重要意義。
不僅金融機構成為創新的主力軍,各駐深監管機構也活躍在創新最前沿。自2008年起,市政府特別設立了深圳市金融創新獎特別獎,每年的獎項爭奪都十分激烈,由此產生了一大批監管理念、監管模式等方面的重大創新,在國內獲得推廣應用。如最近獲得特別獎的深圳證監局建立“四位一體”多層次投資者糾紛解決機制項目,創新構建起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新機制,對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