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2023年度氣象高質量發展十大進展發布!

2024-3-25 10:40 來源: 中國天氣

3月23日,在第64個世界氣象日到來之際,中國氣象局公布“2023年度氣象高質量發展十大進展”。2023年,氣象部門聚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獲評“2023年度氣象高質量發展十大進展”的10個項目分別是:

進展1:《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實施取得積極進展,氣象發展水平較上年提高4.8%。據評估,2023年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水平達80.3分,氣象衛星、氣象雷達、數值預報模式、新一代氣象超算等基礎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氣象科技創新活力進一步增強,氣象監測預報能力及服務水平明顯提升。據統計調查,氣象信息為公眾挽回損失達5600億元。

進展2:成功發射兩顆風云氣象衛星,我國氣象衛星監測體系更加完備。2023年4月發射的風云三號氣象衛星(G星)是我國第一顆降水測量衛星,填補了我國對全球中低緯度降水三維結構監測的空白。2023年8月發射的風云三號氣象衛星(F星)可為全球各地提供當地上午10時的衛星監測數據。我國實現了“上午、下午、黎明、傾斜”四軌組網,目前我國共有9顆(4顆靜止,5顆極軌)氣象衛星在軌運行,全球氣象衛星監測能力持續增強。

進展3:全球/區域數值天氣預報精準能力和精細化水平顯著提升,北半球可用預報天數首次穩定突破8天。我國自主可控的全球天氣數值預報系統4.0(CMA-GFS4.0)業務運行良好,全球空間分辨率從25公里提高到12.5公里。區域天氣數值預報模式(CMA-MESO)實現1公里分辨率逐小時更新,有力支撐了重大災害性天氣過程、重大活動的氣象保障服務。

進展4:建成新一代氣象超算系統,綜合算力顯著增強,總算力超過60PFLOPS。新增超算算力52PFLOPS(每秒5.2億億次浮點運算)、智能算力3.6PFLOPS,為自主研發地球系統數值預報模式、氣象大模型等關鍵核心技術提供算力支持。

進展5:全球智能數字預報產品體系向精細化、三維空間拓展,預報準確率平均提高4.6%。健全全球范圍10公里、中國區域5公里、重點地區1公里的氣象網格預報產品體系,新增霧、沙塵等14種預報產品,并向三維空間拓展。影響我國的臺風24小時平均路徑預報誤差縮小至62公里,精準度達歷史最佳。

進展6:新增和升級天氣雷達150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國天氣雷達探測覆蓋率提升5.5%。天氣雷達業務軟件及產品性能進一步優化完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均持續提升,強對流天氣預警信號平均提前43分鐘。

進展7:氣象服務能力持續提升,2023年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達92.4分。“中國天氣”網站(www.weather.com.cn)累計頁面瀏覽量較2022年增長35%,達到397億人次。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全年發布預警信息42萬條,公眾覆蓋率98.8%。氣象與公安、交通部門聯合開展218條惡劣天氣高影響路段優化提升工作,據統計,已優化路段因惡劣天氣導致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約50%,綜合效益達43億元。

進展8:氣象科技與人才創新平臺建設取得積極成效,顯著激發創新活力。氣象科研業務單位和行業高校、科研院所等58家單位共建全國氣象科教融合創新聯盟。聯合地方政府在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空中云水資源開發、海洋氣象等領域建設重大創新平臺,氣象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氣象科研人員數量和氣象科研經費投入持續增長,全球碳源匯監測核校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省部級科技獎項49項。新增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1名專家、1個團隊榮獲首屆國家工程師獎。組織成立全國氣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4所高校申請新增設置大氣科學本科專業。

進展9: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影響面積約505萬平方公里,人工增雨作業增加降水約343億立方米。新建改造地面作業裝備1600套,升級改造人工增雨飛機5架。2023年,共開展地面人工影響天氣作業5.1萬次,飛機人工增雨(雪)作業1391架次。在人工防雹消雹、人工增雨抗旱、森林防滅火、改善生態環境、保障糧食安全等方面取得明顯效益。

進展10: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的氣象探空系統投入應用,大氣垂直觀測能力明顯提高。探空系統中的高精度濕度芯片實現自主可控。新增49套地基遙感觀測系統,形成溫、濕、風、氣溶膠等24小時連續大氣垂直廓線觀測能力,高空氣象探測精度和智能化程度明顯提升。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