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新華網與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聯合推出《“無廢城市”市長訪談錄》,就高質量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進行專題訪談,介紹地方“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思路、亮點特色、初步成效,充分發揮先進帶動作用。
這一站,我們來到寧波,專訪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湯飛帆,看寧波如何探尋“無廢城市”的建設之策,展現大美寧波新圖景。
寧波,東海之濱的港城,枕山面海、擁江攬湖,浸透著獨屬于江南的靈動風韻。近年來,寧波市全方位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的現代經濟,著眼“無廢城市”建設,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發展的重要一環。
作為美麗之城建設的重要棋局,實現全域“無廢”,未來寧波該如何落子?本期《“無廢城市”市長訪談錄》,新華網來到寧波,與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湯飛帆一起共同探尋“無廢城市”的建設之路。
“三端一數”構建綠色發展新模式
新華網:寧波在環境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22年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寧波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
湯飛帆:寧波是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近年來,我們部署推進“361”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形成綠色
石化、磁性材料2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累計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83個、居全國城市首位,全市現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2家、規上工業企業10467家、
市場主體138.6萬家。
多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全面提升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探索出了一套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相促相長的工作模式。
主要是抓牢“三端一數”:
第一個端,是前端抓源頭減量。通過制造業綠色低碳改造、發展循環農業、生活垃圾分類、推廣綠色建筑技術等方式,強化源頭防控,最大限度減少固體廢物產生。比如,2022年以來全市淘汰落后產能涉及企業451家,完成清潔生產審核206家,有效減少工業固廢源。
第二個端,是中端抓高效收運。加強收運單位規范化管理,優化升級分類收運分揀體系,建成一般工業固廢收運分揀中心22個、小微企業危廢收運分揀中心13個,有效擴大收運覆蓋率。在政府提供的基礎收運服務之外,探索搭建固廢收運的市場化體系,利用
第三方企業或平臺推動固體廢物高效、規范收運。
第三個端,是末端抓價值轉化。我們積極拓展固廢綜合利用處置途徑,聚焦粉煤灰、冶煉廢渣、秸稈等重點種類開展綜合利用示范工程。比如,按照“趨零填埋”要求,推進飛灰、鋁灰資源化利用項目,實現工業固廢處置能力超600萬噸/年,其中危廢處置能力居全省首位。
一數,是完善數字化監管體系。圍繞加強固廢全過程閉環監管和風險預警,推廣應用“浙固碼”,迭代升級“一鍵收運”平臺系統,建成“一艙、一庫、一圖、一指數”場景應用,實現固廢線上審批、危廢在線監控、交易云上撮合,累計入庫企業7萬多家。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引領無廢城市建設
新華網:“無廢城市”是一種新型城市發展模式,也是國家倡導的先進城市管理理念。寧波這些年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湯飛帆:近年來,寧波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對標落實國家和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要求,積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主要成效體現為“三個一批”:
一是爭創了一批國家級試點和榮譽。我們把“無廢”與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實踐路徑,榮獲了5個相關國字號試點和榮譽,分別是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國家低碳城市,以及首批國家綠色出行城市、首批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首批全國環保模范城市。
二是打造了一批示范性的實踐成果。圍繞“全域無廢”目標,扎實推進市、縣、鎮、鄉四級一體化創建。全市70%區(縣、市)獲評省三星級及以上“無廢城市”、數量居全省第一。累計在27個領域建成“無廢細胞”1700多個,實現領域全覆蓋,建筑垃圾處置智管服務等2個案例入選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最佳實踐案例,全市城鎮居民小區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覆蓋率、城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居全省前列。
三是形成了一批引領性的制度成果。成立市政府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高起點編制無廢城市建設方案,印發實施
政策性文件40多項,并堅持邊探索、邊總結,從制度層面予以規范和創新。在全省發布首個區縣級“無廢指數”,牽頭完成省“無廢工業園區”等3個細胞建設指南修訂,研究出臺寧波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條例》《建筑垃圾管理條例》《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等3部地方性
法規,立法數量居全省首位。
共建共享 群眾參與打造綠色家園
新華網:“無廢城市”不單單是創建目標,更是一種城市生活態度和城市經營理念,在營造全域無廢、全民無廢的城市氛圍中,寧波是怎么做的?
湯飛帆:群眾是“無廢城市”建設的最大受益者,更是最廣泛的參與者和推動者。近年來,我們把建設“大美寧波”作為最基礎的民生實事,提升“無廢城市”建設的“顆粒度”和群眾的參與度,營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這一過程中,我們尤其注重激發“無廢城市”建設的三個效益:
一是激發經濟效益,讓群眾更省錢。積極推動全社會、各領域“無廢化”改造,推廣“無廢養殖”“無廢小區”“無廢飯店”“無廢民宿”等模式,探索更多“減廢增金”共富新場景。
二是激發生態效益,讓城鄉更宜居。我們深入探索“大美寧波”的打開方式,全域建成清新空氣示范區,新增“三江六岸”濱江休閑帶等綠道1100公里、“city walk”路線12條,為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厚植“綠的底色”。
三是激發社會效益,讓風尚更文明。我們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導把“無廢理念”納入村規民約、社區公約,把實現“無廢生活”轉化為全體市民的自覺行動,讓“低碳無廢”成為“在寧波,看見文明中國”品牌的靚麗標識。
多措并舉打造“無廢城市”建設標桿城市
新華網:寧波在“無廢城市”建設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請問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寧波還存在哪些
問題與短板,下一步將做哪些工作?
湯飛帆:寧波“無廢城市”建設起步不久,雖然有了階段性成果,但是對標建設要求、對標一流城市、對標群眾期待,我們在工業固廢產生強度、危廢綜合利用率、小微產廢企業危廢收運、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分揀規范化等方面還有不少短板和不足,需要深入研究、持續推進。
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
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無廢城市”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全力打造全國“無廢城市”建設標桿城市。重點是實施六大行動:
一是實施全民文明減廢行動。全面鋪開“無廢細胞”建設,扎實推進點菜計量化、快遞包裝標準化、大型展會“無廢”創建等活動,組織開展全方位“無廢城市”宣傳教育,提升“無廢”理念、營造“無廢”氛圍。
二是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加快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發展,推進減污降碳標桿企業創建,深入開展“無廢石化基地”建設,每年淘汰落后產能企業400家以上。積極推進農業綠色循環發展,到明年化肥農藥使用量保持“零增長”。
三是實施分類分揀優化行動。針對工業、農業、建筑、居民生活等不同固廢,針對性提升分揀收集體系。
四是實施資源利用提效行動。推動一般工業固廢、生活垃圾和再生資源收運“三網融合”,積極培育一批固廢利用“頭部企業”、骨干企業,深入推進秸稈全量化利用國家重點縣工作,爭取到明年秸稈利用率達96.5%。
五是實施危廢安全處置行動。擴大禁限塑范圍,加快推進寧海、慈溪鋁灰利用項目建設,建成投運第二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推動危廢處置設施提檔升級。加快推廣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增強風險防控能力。
六是實施數智賦能監管行動。構建“無廢城市”集成場景應用體系框架,推動機動車維修等更多重點行業危廢全過程數字化監管,從嚴落實工業固廢管理電子臺賬和排污許可制度,提高固廢智能化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