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加快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建設。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日前透露,在目前中國7個省市碳
排放權交易試點的基礎上,下一步將重點推動立法進程,盡快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同時進一步加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爭取在2016年開始運行。
蘇偉在當天舉行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
政策與行動2014年度報告》發布會上答記者問時透露了這一信息。根據當天發布的報告,截至2014年10月底,中國7個試點省市
碳交易市場共交易1375萬噸二氧化碳,累計成交金額突破5億元(人民幣,下同);配額拍賣合計成交量1521萬噸,共獲得拍賣收入7.6億元。
據蘇偉介紹,中國從2011年開始啟動了7個省市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經過近兩到三年的試點工作,這些試點從機制建設、法制建設、規則建立、交易平臺建設等都已完成,并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已陸續上線交易,總體起步較為平穩。
對于試點取得的收獲,蘇偉表示,首先是形成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對下一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動碳排放權交易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也有了一定的社會基礎,“因為這件事情跟老百姓的自身利益密切相關,一方面可以減緩氣候變化,另一方面帶動
節能低碳,能夠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利益”。
蘇偉表示,目前在中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的條件已基本具備。對于當前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進度,蘇偉表示,下一步要重點推動立法進程,盡快出臺碳排放總量控制及其分解機制方案、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同時進一步加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爭取在2016年開始運行。
“這肯定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逐漸積累探索、不斷改進”,蘇偉說,“我們希望到‘十三五’末的時候,能夠有相對比較成熟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