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
江蘇省泰州興化的建興高速生物多樣性(鳥類)觀測站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該觀測站是全國首個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生物多樣性(鳥類)觀測站,對高速公路在建設運營過程中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針對性的生態補償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建興高速生物多樣性(鳥類)觀測站竣工儀式在建興高速公路千垛西服務區舉行,江蘇省
交通工程建設局副局長、省鐵路辦二級巡視員繆玉玲和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朱德明共同為觀測站揭牌。
觀測站建有5個觀測站點,其中,東羅村點位使用了1.5億像素高清攝像機,這是億像素級別攝像頭首次在國內道路交通領域生物多樣性觀測站使用。興龍村、水產公司、開源村、開富村四個點位使用高清遠攝攝像機,實現觀測角度全覆蓋,確保重點區域不留觀測死角。此外,觀測站還創新使用了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鳥類AI識別模型。僅在試運行的一周時間內,就累計觀測到鳥類35種約78000只,其中,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初步識別出19種,包括白琵鷺、鳳頭麥雞等珍稀瀕危鳥類。
觀測站的建成既是江蘇省生物多樣性觀測的一項重要科研成果,也是交通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標志。不僅為觀測高速公路沿線湖蕩濕地的鳥類及生態環境指示物種群落動態變化特征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還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交通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轉型,擦亮江蘇交通
運輸體系高質量發展底色。
下一步,泰州市生態環境局將嚴格落實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要求,與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單位打好“配合牌”,共同做好生物多樣性觀測站的運行維護工作。推動生態環境設施向公眾開放,全力打造生物多樣性展示平臺和生態文明科普教育基地,增強群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持續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合作,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課題研究,為江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貢獻“泰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