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排放管控單位超額度碳排放,將被按違規碳排放量
市場均價的3倍予以處罰。”
深圳是國內首個啟動
碳交易試點的城市,為擴大碳排放管控范圍,市發展改革委和市法制辦6日聯合發布《深圳經濟特區碳排放管理若干規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面向公眾征求意見。市民可于31日前通過郵寄或者電子郵件的方式反饋。另據了解,今年深圳或將啟動實施公共
交通碳交易機制,率先將公共汽車、
出租車等移動排放源納入
碳市場。
據記者了解,深圳碳排放強度低于內地平均水平及各大城市的碳排放強度,人均碳排放低于世界各大城市和發達國家的人均碳排放,PM2.5平均濃度顯著下降。市發改委方面表示,目前深圳已將635家重點能耗工業企業和部分大型公共建筑作為管控單位,其碳排放總量約占全市40%。與2010年相比,這些控排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
碳強度下降33.5%,提前超額完成了深圳“十二五”碳強度下降21%的要求。
而深圳碳市場自2013年6月18日啟動以來,交易量、交易額和市場活躍度穩步提高。據易碳家了解到,截至2014年8月22日,深圳碳市場配額成交總量超過143.23萬噸,成交總額超過1.02億元,是國內首個成交額突破億元大關的碳市場。該委透露,深圳目前正在研究將移動排放源納入碳市場,下一步將推動體制機制創新,今年將啟動實施公共交通碳交易機制,率先在全球將公共汽車、出租車等移動排放源納入碳市場。
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交通領域的碳排放總量將接近2000萬噸,相關部門已經通過技術創新和方法創新,研究確定
公交車、出租車碳排放數據監測體系,深圳將從強制推廣應用新能源公交車逐步過渡到以配額分配推廣應用的方式,探索建立公共交通領域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而條件成熟時,不排除將私家車也納入管控對象。
據悉,“十一五”期間,深圳能源消費量增速逐年放緩,年均增速為9.83%,以不到10%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14%以上的經濟增長。2012年深圳更首次出現用水總量、汽柴油銷售量、制造業用電量“三個總量下降”的態勢。研究預測,深圳將在202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這將成為碳排放總量變化的關鍵節點。“峰值出現之前,碳排放控制
政策以降低碳強度、提高碳生產率為主;而峰值出現之后,則逐步向碳排放總量或人均碳排放控制方向調整,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在履行碳
減排義務的基礎上,輸出
碳減排技術與服務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