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碳林貸’激活了我們的綠色資源!兩年多了,我們企業嘗到了甜頭。”日前,位于十堰市鄖陽區的湖北鑫欖源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瑾艷激動地說,憑借植樹造林實現的
碳匯收益權,就能從銀行獲得貸款。
2021年7月28日,朱瑾艷收到由農行鄖陽支行提供的“碳林貸”首筆900萬元貸款,解決了公司資金
難題。這也是湖北發放的首筆森林碳匯質押貸款。
湖北十堰是中國最早種植油橄欖的地區之一,2020年,十堰油橄欖產業被納入湖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可油橄欖產業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使得企業在面臨著不小的資金壓力的同時,又沒有足夠抵押物尋求融資。而一個名為碳林貸的新型綠色金融產品,則為正在茁壯成長的橄欖樹,來了場及時雨。
油橄欖最初生在北緯32度的地中海沿岸,1963年隨著出訪的周恩來總理從阿爾巴尼亞落戶中國。十堰市鄖陽區恰好地處北緯32度,因此成為了中國最早種植油橄欖的地區之一,可惜一直沒有形成規模。
早在8年前,在武漢做餐飲的十堰人朱瑾艷決心回鄉創業,她的夢想是和鄉親們一道,打造屬于十堰的“東方橄欖園”。
“消費升級的時代到來,回來發展大健康的農業,未來是一個趨勢,小橄欖可以成就大產業。鄉村振興要靠產業,沒有產業的帶動,怎么帶動老百姓,最關鍵的是可以帶動上游、中游、下游,一個產業鏈的發展。”朱瑾艷帶領鄉親們,在鄖陽區楊溪鋪鎮荒蕪的山坡播種下一株株幼苗。
朱瑾艷所在企業在自有種植基地的基礎上,通過種苗和技術輸出、保護價收購,帶動丹江口庫區發展油橄欖基地近5萬畝,帶動周邊15個鄉鎮5000余戶農民增收。
雖然經常和鄉親們一起滿懷希望的展望未來,但在朱瑾艷心中一直有塊心病,油橄欖樹的生長十分緩慢,守著成片的橄欖樹,和全國首個油橄欖精深加工數字化智慧工廠,企業每年卻還得再花費大筆資金去購買橄欖果才能滿足生產線的需求。
“現在整個投資下來,6年時間,從一產到二產的精深加工,再到三產,我們已經投了不低于2億元的投資。”2021年夏,在朱瑾艷一籌莫展的時候,中國農業銀行十堰分行的工作人員告訴她,她種的樹吸收二氧化碳,由此產生了碳匯收益,可以試一試“森林碳匯質押貸款”。
朱瑾艷深知,油橄欖樹有它自身的特性,4年開花結果,6年才能豐產。“如果沒有金融的支持,我們這個苦日子有多難。”
如何高效嚴謹地把“碳林貸”從設想變為現實?中國農業銀行十堰分行專門成立了碳匯產品創新課題組,僅用了一周就向朱瑾艷所在企業發放了首筆900萬貸款,同時授予該公司綜合授信額度3000萬元。
“十堰位于秦巴山區,特別是鄖陽區森林資源比較豐富,漫山遍野的橄欖樹就是企業最大的資源財富。在國家碳達峰
碳中和這個大背景下,我們積極探索,研究森林碳匯收益質押權,創新推出全國農行系統首筆、湖北金融系統首筆‘碳林貸’。”中國農業銀行十堰分行行長閔楊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