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試點存在的問題
碳排放交易制度不僅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
政策工具,也是環境公共治理框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全國碳交易體系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從現有試點省市運
行情況來看,中國的碳排放交易
市場仍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交易規則不一致,推廣難度較大。中國是一個具有典型“二元經濟”特征、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國家。同時,東部、中部、西部的改革進程差異大,金融資源不平衡。基于中國區域發展的差異性,現階段多區域碳交易市場并行可以適應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體現差異化的
減排目標和成本,進而提高碳交易市場的運行效率。但是“兩省五市”各自同時開展區域碳交易市場機制設計,政策、技術相互獨立,必然會出現交易規則上的不一致,這將給未來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工作增加難度。
其次,交易日比例較低,交易不連續。截止到2014年11月13日,“兩省五市”碳交易試點累計成交額為4.54億元,交易量為1.43億噸。相較于發達國家碳交易市場,中國碳交易量較小并且企業的履約率較低。另外,試點省市的碳交易存在斷斷續續的情況,交易之間間隔時間較長,重慶市甚至出現首筆交易之后再無交易的情況。根據各試點省市啟動交易之日至2014年11月13日的數據統計,交易日比例最高的試點省市為
深圳,達到69.86%;其次為湖北,交易日比例為66.67%;
北京、上海、廣東的交易日比例均低于50%;重慶交易日比例最低,為0.68%。(如表2所示)
第三,企業按期履約率低,市場活躍度較差。由于試點省市啟動時間較短,配額企業首次履約,加之各試點設計的懲罰力度較低,對企業的約束能力較差,因此,目前試點省市普遍存在企業履約率低、市場活躍度差的問題。根據已有信息統計,深圳和上海是僅有的兩個按期履約的試點單位,其他幾個試點均由于各種原因未能按期履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