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鎮江市印發了《運用價格杠桿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意見》,從推進資源價格改革、分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機制和交易、加大揚塵排污收費
政策的執行力度等方面入手,啟動生態文明促進行動,通過創新機制凸顯價格杠桿的
市場之手作用,著力助推鎮江生態文明建設。
實行更嚴格的差別價格政策
差別價格政策是抑制高耗能行業盲目發展、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市物價局價格處負責人介紹,我市將落實差別化污水處理費政策,按照生產類(工業和服務業)高于生活類,重污染行業高于一般工商服務業的原則,拉開各類用水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的差距。
具體來看,
化工、醫藥、
鋼鐵、印染、
造紙、電鍍等重污染行業的污水處理費繼續按工商服務業標準的1.5倍征收。通過政策支持,推行污泥處置不同方式的差別化收費,促進污泥處置無害化水平的提高。繼續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實行差別價格政策,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推動轉型升級。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需求,適度拓展差別電價實施范圍,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意見》明確,我市將執行國家對燃煤電廠的脫硫加價政策,加強監督檢查,確保脫硫設施投運率。同時加強對燃煤電廠脫硫設備運行臺賬和運行記錄的管理。通過制定差別化價格,鼓勵熱電聯產企業實行脫硝改造,提高清潔生產水平,促進
節能減排。
排污指標要省著點花了
一直以來,企業排污是否達標,主要以污染物濃度來考核,對排多排少缺乏限制。如何確保排污企業不多排超排,一旦超量排放如何快速制止?《意見》給出了化解途徑。在嚴格執行排污費征收政策,加大差別化資源價格和懲罰性資源價格實施力度的同時,我市將分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機制,逐步建立排污權交易市場機制。
排污權有償使用后,將使環境管理實現從末端治理向前端防治和總量控制轉變,倒逼企業加強污染物治理。“今后,企業排污指標就像銀行卡里的定額存款,而卡上的錢是企業花錢得到,用完就不能再隨意消費,要省著點花了。”市物價局收費處處長羊勇認為,排污成本的增加,又將倒逼企業加大對污染治理的力度。
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有償使用,將從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新增有償取得初始排污權開始先行試點,對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在原有紡織、印染、造紙、化工、電鍍、
電力(熱電)、
水泥、鋼鐵等行業實行排污權有償使用的基礎上,將皮革、煉焦行業納入排污權有償使用范圍。
全市將分步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有償使用和排污交易的制度體系和交易平臺,鼓勵企業通過排污權交易,深化治理和結構調整,把清潔生產或技術改造后“富余排污權”通過市場交易有償轉讓給其他需要的企業,暫時沒有成交的,由政府回購、儲備,進一步提升企業節能降耗的積極性。
抓住優化資源配置的牛鼻子
當前,我市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水環境、大氣環境等均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污染,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較大威脅。將價格作為優化資源配置效率的牛鼻子,可以進一步深化資源環境價格改革,把
節能減排轉化為經濟主體發展的動力和內在約束,激發企業和市場活力,實現尊重經濟規律、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羊勇介紹,我市今后將會在政府定價項目管理中支持節能環保公益性項目,對使用清潔能源的節能環保
公交車和
出租車在車用天然氣加價收入里適當予以補貼,對使用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用戶給予適當價格政策扶持。
同時,貫徹新能源電動汽車充換電優惠價格政策,推動電動汽車發展;加大生態農業發展扶持力度,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鼓勵生產和施用有機肥,促進無公害種植與水產養殖;探索運用價格政策支持農村排污基礎設施建設和秸稈回收交易,貫徹對秸稈初加工用電實行優惠政策,推動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
另外,完善綠色低碳出行價格措施,發揮價格杠桿作用調配停車泊位資源,積極鼓勵和倡導公交優先和公共自行車出行方式。
穩妥推進資源價格改革
市民一直關注的自來水、天然氣價格改革目前仍在有序推進。記者了解得知,我市目前正在進行摸底調研等相關前期準備,到2015年底,將基本形成符合國家和省要求的居民用水、用氣階梯式價格制度。
與此同時,非居民用水超計劃加價政策也將進一步完善,通過價格引導,提高再生水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