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過去一年的
碳排放量已經降至70年來最低水平,向
碳中和的最終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總部位于柏林的智庫Agora Energiewende周四(1月4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去年,由于燃煤發電減少和能源密集型工業產量下降,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6.73億噸,為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比1990年低46%,且比政府設定的2023年目標7.22億噸還要少。
不過,該研究同時也指出,如果該國不改變氣候
政策,這種
減排是不可持續的。
德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65%,并到2045年實現徹底的碳中和。
政策需要跟上
若要實現碳中和,那么首先就得考慮如何解決燃煤
問題。
德國國內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超過50%。研究顯示,在可再生能源產量增加和進口
電力增加的推動下,2023年燃煤發電量已降至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為整體的減排量貢獻了4400萬噸二氧化碳份額。
德國的目標是到2038年逐步淘汰煤炭,但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主張在2030年之前提前退出。這一期限已在德國西部的各州達成一致,但遭到東部褐煤帶所在州的抵制。
此外,從各行業的碳排放細分來看,去年德國工業排放量達到了政府的目標,同比下降12%,至1.44億噸,這主要是因為能源密集型產量下降了11%。
不過該智庫指出,隨著工業的復蘇,今年該行業的碳排放量可能不存在降幅。智庫主管Simon Muell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化石能源危機和經濟放緩的后果在能源密集型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尤為明顯。”
而
交通和建筑行業的
碳減排卻未能實現其2023年的目標。去年建筑物排放了1.09億噸二氧化碳,同比下降2.7%,但仍高于德國1.01億噸的目標;
運輸部門去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2年下降2%,至1.45億噸,未達到1.33億噸的目標。
Mueller補充道,德國去年提出的一項鼓勵綠色能源供暖的法案必須迅速實施,以便使該行業回到持續減排軌道上。
這一法案要求從2024年起,德國將逐步禁止使用傳統的壁掛爐和鍋爐作為供暖系統,并且新安裝的供暖系統使用的能源至少有65%來自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