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中國的碳環境分析

2015-1-2 00:41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以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迅速躋身世界經濟大國,成為毋庸置疑的“世界工廠”,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經濟影響力空前提升。但是經濟總量的倍增并不意味著經濟發展模式的改進,粗放型增長仍然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特征,高污染、高排放、高能源消耗、是工業化進程的特征。從投入來看,2004年,中國創造了世界GDP總量的4.4.%,消耗的原煤、原油、電力、鋼材、鋁和水泥分別是世界總消耗量的31%、7.4%、10%、27%、25%和40%。目前,中國鋼鐵有色、水泥、石化、電力等8個高能耗行業主要產品的單位產出能耗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僅為33%,比發達國家落后20年,相差約10%。中國還是世界上單位GDP能耗最高的國家之一,2004年,中國每萬元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美國的2.3倍、歐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從碳排放強度看,1978年我國碳排放強度為2.56千克碳/美元,世界碳排放強度為0.31千克碳/美元,中國是世界的8.25倍;2004年我國碳排放強度下降為0.79千克碳/美元,世界碳排放強度下降為0.23千克碳/美元,約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3倍。 

        根據《中國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測算,2006年全國人均碳排放4.12噸,山西內蒙古位居前2位,寧夏、上海、天津、遼寧山東河北北京吉林新疆浙江江蘇黑龍江貴州等均位于全國人均碳排放值之上;在碳排放總量上,2006年全國碳排放總量532458.87萬噸,按各省碳排放總量排序,山東、山西分別位居第一、第二,青海海南西藏位于最后三位;在萬元產值碳排放方面,全國人均萬元產值碳排放量為2.22噸/萬元,山西超過9噸/萬元、寧夏8.2噸/萬元、貴州7噸/萬元、內蒙古5.6噸/萬元,最低是北京0.98噸/萬元。由此可見,我國正處于快速的重化工業時代,對能耗密集型產品呈現剛性需求,落后產能的淘汰成本居高不下,這些都使得我國在加入國際碳金融競爭中需要考慮的國情實際,以制定出符合我國長遠發展和根本利益的交易方案與途徑。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