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內蒙古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新突破,呈現出六大“亮點”

2024-1-3 11:40 來源: 中國環境APP |作者: 李俊偉

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聚焦聚力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全力推動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新突破,呈現出六大“亮點”。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新成效。大氣污染防治能力穩步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持續提高,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提標,其中完成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23家,鋼鐵、焦化企業超低排放改造9家,完成清潔取暖改造21.33萬戶,建立“一企一檔”應急減排清單的企業達到9630家;全區13處已治理黑臭水體無返黑返臭現象,完成黃河流域166個鄉鎮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無定河(鄂爾多斯段)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完成全區涉重金屬企業排查和首輪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等,全區農村牧區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4%提前完成“十四五”治理目標。

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得到新提升。初步建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評估指標體系,編制完成全區1:50萬生態系統類型圖,研發建設生物多樣性數據庫。組織開展國家級、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地遙感監測核查,協助生態環境部完成全區2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成效評估。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成果豐碩,五個地區獲評第七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并完成第一批自治區級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進步。深入落實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開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先行先試,編制完成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減污降碳協同治理不斷深化。碳市場建設更加成熟,發電行業控排企業全國碳市場履約率達99%以上(按履約量計),包頭市氣候投融資試點成效顯著,多項碳金融產品創新走在全國前列,應對氣候變化能力逐步提升。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作為我國地方代表參加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應對氣候變化國際交流取得突破。

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展現新作為。深入開展“兩優”專項行動,下放行政權力事項8項,精簡辦理環節15個,減少辦事材料25件,政務服務職能進一步優化。完成各盟市“三線一單”成果更新和自治區成果集成,推動“三線一單”在政策制定、環境準入、園區管理等領域廣泛應用,堅決遏制“兩高”項目低水平盲目發展,并將碳排放評價納入園區規劃及重點行業項目環評審查的重點內容,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持續加強。對自治區重大項目實施臺賬管理,全區上報環評審批申請的3085個重大項目已批復3082個,審批完成率99.9%,環評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生態環境安全防線建設取得新進展。應急管理工作機制逐步健全,簽署了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聯動工作機制框架協議,加強信息、資源共享和重點領域合作,形成維護生態安全工作合力。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加快完善,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三級政府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全覆蓋,全區111條河流有87條編制完成“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響應方案,并同步出臺自治區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扎實推進,深入開展并完成全區核與輻射安全以及危險廢物、尾礦庫、工業園區等重點領域、區域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排查并完成問題整改850余個。

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實現新提高。法規制度體系更加健全,修訂《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制定出臺《自治區生態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管理辦法(試行)》《自治區生態環境推薦性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流程》等規章、制度、方案65項。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持續強化,啟動開展第二輪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完成對4個市的進駐督察,將草原森林、河湖濕地保護修復等“大生態”要素全面納入督察范圍。環境執法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深入開展“兩打”專項執法行動和第三方環保機構弄虛作假專項整治行動,自治區與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共同開展全國首次跨行政區域生態環境聯合執法。生態環境監測能力進一步提升,新建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兩個,納入第一批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5個。生態環境保護氛圍日益濃厚,成功承辦2023年中國生態文學論壇,組織開展六五環境日自治區主場等宣傳活動,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到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中來。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