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以下簡稱全國
碳市場)是實現環境要素配置的重大制度創新,也是我國積極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載體和市場機制。中國碳
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碳登)立足全國碳市場核心基礎設施平臺的角色定位,全面服務于全國碳市場安全平穩運行,有效保障了碳市場服務溫室氣體
減排的初衷。
近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二十八次大會(COP28)在迪拜舉行。中碳登受邀參加多個邊會活動,全面展示了其在護航全球最大碳市場、推動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及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向全世界傳遞了中國加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與共建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的雄心和決心。
中碳登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志祥在會上介紹,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和運行,全國碳市場基本實現預期建設目標,減排成效逐步顯現。
“要建設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圍繞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的目標要求,中碳登堅持強化業務職能、夯實系統功能,推動全國碳市場向縱深發展,并多層次全方位發聲,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展現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形象展示窗口的責任與擔當。
“碳大腦” 保障全國碳市場規范平穩運行
氣候變化挑戰面前,人類命運與共。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迪拜出席世界氣候行動峰會時指出,要加速綠色轉型,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碳市場作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意義重大。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
政策與行動2023年度報告》在總結我國應對氣候變
化工作的新進展和新成效時指出,中國落實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取得積極進展,碳排放強度持續降低,市場機制不斷完善。
報告顯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于2021年7月啟動上線交易,目前,年覆蓋超過5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初步構建起完善的制度框架體系。在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完成的基礎上,第二個履約周期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碳排放數據質量持續提升。
截至2023年12月8日,全國碳市場無中斷安全運行583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4.27億噸,累計成交額238.60億元,兩個履約周期累計登記配額近200億噸。
“中碳登為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供配額分配、清繳履約等綜合管理服務,為市場納入主體提供注冊登記、交易結算和資產管理等市場服務,被譽為全國碳市場的‘碳資產大腦’。”在COP28“發展中國家實現1.5度目標系統解決方案”邊會上,陳志祥向大家介紹了中碳登在全國碳市場建設中承擔的主要工作。
中碳登受邀參加COP28“發展中國家實現1.5度目標系統解決方案”邊會
系統是全國碳市場運行之基。中碳登的首要任務就是建好和維護好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完成“三中心一系統”(即主數據中心、副數據中心、災備中心和注冊登記系統)建設,不斷推進系統迭代升級,提升系統適應性,保障系統的平穩安全運行,確保系統零故障、零中斷、零差錯。
以系統為載體的基礎夯實之后,才能持續保障全國碳市場各環節工作順利進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碳登累計為企業完成賬戶注冊2500余戶,開戶完成率100%,打造了覆蓋全國主要商業銀行的“1+N”結算體系,支撐全國碳市場共成交
碳配額4.27億噸,累計清算金額達477億元。同時不斷對系統履約功能進行更新,開展市場咨詢服務、動態名錄管理、自愿碳市場系統對接、紓困機制研究和設計等工作,有力支撐了碳市場兩個履約周期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在參與碳市場頂層設計方面,中碳登深度參與碳市場制度體系研究和建設,積極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編制,全面、系統梳理碳市場法律體系,推動數據管理、登記管理、質押登記、托管業務等一系列制度規則出臺。
“在各項業務工作成果基礎上,中碳登堅持以創新研究為主線,助力全國碳市場向縱深發展。”陳志祥表示,接下來將協助各地區做好能力建設工作,有效引導市場各項機制完善;同時,充分發揮氣候投融資試點和金控平臺下的涉碳集群優勢,在湖北省開展
碳金融先行先試;做好前瞻研究和人才培養,為全國碳市場助力更多行業低碳轉型做好籌備工作。
“綠引擎” 激發社會綠色轉型內生動力
COP28召開前夕,中國發布了關于COP28的基本立場和主張,提出應立足各國國情、能力、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統籌能源、糧食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積極穩妥推進公正綠色轉型。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出席COP28中國角開幕式暨“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邊會時指出,近年來,中國堅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作出碳達峰
碳中和的莊嚴承諾,并將其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全國碳市場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重要“綠色引擎”,也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
碳減排關系、切實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的轉變提供了有效途徑。陳志祥表示,一方面,企業的減排意識與低碳轉型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基本樹立了“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發展理念。另一方面,碳市場充分發揮了價格發現功能,全國碳市場碳價基本貼合企業的邊際減排成本,碳市場機制有利于促進資金向減排成本較低的企業流動,為重點排放單位降低減排成本提供了動力。
今年是第二個履約周期履約年度,自下半年開啟履約工作以來,相比第一個履約周期,企業履約積極性明顯提高,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截至目前,履約率已超98%,減排新動能不斷釋放。
陳志祥在中國華電COP28中國角邊會活動主旨演講中表示,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和運行,全國碳市場價格發現機制功能初步顯現,基本實現預期建設目標。特別是2022年以來,我國堅持以全面提升數據質量為中心開展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碳排放數據質量得到顯著改善,市場運行健康有序,促進企業減排效果顯著。
中碳登在首個履約周期結束后對2162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的減排效果進行了調查分析。從減排效果看,2022年全國單位火電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約824克/千瓦時,比2018年下降了2.02%。
企業的履約意識也大幅提升。超過80%的重點排放單位設置了專職人員負責企業
碳資產管理,其中約15%的重點排放單位成立了10人以上的碳資產管理團隊,負責全國碳市場相關事務。近90%的重點排放單位表示將更加重視數據質量控制,45.71%的重點排放單位計劃將減排收益資金投入到
節能減排中,20%的重點排放單位計劃用于補充生產流動性資金。
今年以來,碳市場行業擴容呼聲高起。陳志祥表示,中碳登將在主管部門統一部署下,配合開展好擴容工作,積極參與制定擴容方案和具體實施路徑,配合行業協會開展碳市場能力建設,提升碳市場公平性、效率性,協力推進實現更多元化的市場要素和更完善的碳定價機制。
除此之外,中碳登還積極踐行低碳發展理念,推動社會公眾踐行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助力國內大型活動碳中和。
陳志祥介紹,中碳登通過創新開展碳排放權自愿注銷登記服務,已累計為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杭州第19屆亞運會、
陜西省十七屆運動會在內的22場大型活動提供31筆自愿注銷服務,累計注銷碳配額88599噸。
在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氣候投融資體系建設方面,中碳登將充分發揮全國碳市場“底層數據庫”和法定中央登記確權機構職能,依托碳排放權和碳市場在氣候投融資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動相關氣候投融資產品、服務、標準互聯互通,切實降低企業碳減排成本,引導資金有序流入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助力氣候投融資體系實現模式閉環,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帶來全新發展機遇。
“新窗口” 推動共建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中國在闡明關于COP28的基本立場和主張中提出,應充分回應發展中國家長期關切,團結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12月4日,COP28“中國碳市場發展與展望”邊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中國愿與各方繼續加強相關交流合作、互學互鑒,持續深化和完善碳市場機制,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在12月8日舉行的“發展中國家實現1.5度目標系統解決方案”邊會上,陳志祥表示:“時至今日,我國已經擁有一個非常成熟的全國碳市場,為下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中碳登將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為攜手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積極貢獻。”
在陳志祥看來,對于其他未建立碳市場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碳市場建設經驗主要有3方面的重要借鑒意義。一是發展中國家可以借鑒我國碳市場的建設經驗,根據自身國情和發展階段,將碳市場的發展與落實碳減排目標緊密聯系,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建立起適合自己國家國情的碳市場。二是可以借鑒我國碳市場納入行業的減排成效,制定符合國際標準和自身實際情況的碳排放數據核算和監測體系,加強碳排放數據的采集、分析、共享、溯源等工作,提高碳排放數據的準確性和可信度,為碳排放權的定價和交易提供保障。三是可以借鑒我國碳市場的擴容路徑,根據自身的碳排放結構和減排潛力,確定碳市場的覆蓋行業和范圍,并制定合理的碳排放權分配方案和交易規則,實現碳排放的控制和降低,同時保障經濟穩定發展。
圍繞“建設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目標,中碳登持續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截至目前,中碳登與美國、英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涉碳機構開展經常性交流,初步建立了碳市場之間的國際交流機制,展示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行動。同時,中碳登充分利用參加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大會和各類高峰
論壇會議的契機,傳播碳市場建設的中國智慧,發出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聲音。未來,中碳登將繼續借助各渠道國際交流合作機會,尤其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和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等重點方向,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公正綠色轉型,共建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今年11月,中國碳市場大會成功舉辦,中碳登受邀參加大會,陳志祥與來自主管部門和國內外碳市場支撐平臺的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據悉,2024年中國碳市場大會將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湖北省已經為此在積極謀劃。
對即將到來的2024年,陳志祥信心十足,提出“增強交流合作,謀劃全球登記中心發展路徑”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在主管部門指導下,未來中碳登將積極開展多層次、多維度的對話交流和務實合作,定期主辦高端主題論壇并開展互訪,協助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氣候變化意識;匯聚國內外專家團隊,共同打造高端智庫,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存在的課題持續提供解決方案,一同邁向更加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
回首十余年來的中國碳市場建設之路,無論是面臨協調經濟發展和減污降碳的艱巨任務,還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的深遠影響,都沒能影響我國堅定不移履行大國承諾、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雄心和信心。時至今日,全球氣候變化
問題加劇和國際社會形勢復雜等多重因素疊加,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全球最短時間內、以最大的碳排放強度降幅實現“雙碳”目標的決心毫不動搖、絕不轉向,全國碳市場的有序推進正是我國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有力證明。
陳志祥表示,在這一充分展示中國擔當的歷史大勢中,中碳登必將攻堅克難、不辱使命,緊跟國家戰略、建好注登平臺,為建設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碳市場不懈奮斗,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引領全球氣候治理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