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和法新社報道,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截至10月份,2023年的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高出約1.4攝氏度,超越了2016年創下的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平均氣溫高出約1.2攝氏度的紀錄。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30日說:“溫室氣體水平創歷史新高。全球氣溫創歷史新高。海平面上升創歷史新高。南極冰蓋創歷史新低?!?/div>
根據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的《巴黎協定》,各國同意將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不超出1850年至1900年期間平均氣溫2攝氏度,最理想的是把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
然而,這份報告中的發現并不意味著全球平均氣溫即將長期跨越1.5攝氏度的門檻。
不過,今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1.4攝氏度,已經能讓人們窺探全球氣溫長期升溫超過1.5攝氏度可能意味著什么。
報告指出,今年的南極海冰面積也創下歷來最低水平,比之前的記錄少了約100萬平方公里。加拿大野火的燃燒面積也創下新高,約占全國林地面積的5%。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直言,這創紀錄的高溫應該“讓世界領導人感到不寒而栗”。
他在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發表的視頻致辭中說:“今年,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社區遭受火災、洪水和高溫襲擊?!?/div>
他呼吁在迪拜出席聯合國氣候大會的各國領導人承諾采取重大措施遏制氣候變化,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和將可再生能源產量增加兩倍。
科學家們則說,明年的情況可能會更糟,因為厄爾尼諾的影響可能會在今年冬天達到頂峰,并在2024年導致氣溫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