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外媒:中國動員全社會推進碳減排

2023-11-28 14:34 來源: 參考消息

路透社11月27日播發題為《中國在大幅削減碳排放的戰斗中動員家庭》的報道,報道編譯如下:

深圳郊區一座新地鐵站,當地政府正在向上班族推廣可以用來賺取和交換購物券與交通卡的“碳幣”。這是一項推動廣大家庭加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斗爭的努力。

這座城市的“全民碳路”計劃對記錄自己公共交通行程的市民進行獎勵。該計劃是中國各地鼓勵市民擺脫私家車、種植樹木和減少能源消耗的數十個項目之一。而這些“碳普惠”項目是中國動員整個社會——而不僅僅是工業界——在世界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實現碳中和行動的一部分。

盡管全國的減排任務很重,但居民個人的減排潛力可能頗為可觀。中國科學院此前的一項研究稱,在中國每年約10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中,有超過一半是由居民消費帶來的。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今年8月在一個碳普惠委員會的成立大會上說:“碳普惠是動員公眾踐行低碳、零碳、負碳行動的大平臺和有效途徑。”

政府計劃顯示,中國希望把這些項目整合到國家碳排放交易體系中,并生成可以抵消工業污染企業碳排放的碳積分。

中國自2015年以來一直醞釀碳普惠雄心,當時南方的廣東省公布了如何將低碳活動轉化為碳積分的規則。從那以后,全國各地涌現出了數十個類似的計劃,它們通過獲取諸如步數、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及高能效或環保產品購買等個人信息來生成“碳幣”。

銀行系統也一直在測試“個人碳賬戶”系統。中國人民銀行衢州市中心支行構建了碳賬戶金融的系統,允許客戶通過賺取碳積分來提高自己的信用評級。

其他國家也曾試探性地考慮個人碳排放交易的做法,芬蘭和澳大利亞的諾福克島已經推出了試點計劃。美國波士頓大學地球與環境系教授本杰明·索瓦庫爾說:“各種行為主體都嘗試了一些自愿計劃,進行能源使用或排放數據可視化或分享的工作,不過這些計劃規模較小,缺少了中國人所構想的那種規模和龐大范圍,而且它們沒有與‘碳幣’這個聰明的設想整合到一起。”

一個重大的挑戰是如何對與種類繁多的人類行為——包括上班通勤、家庭取暖或扔垃圾的方式——相關的二氧化碳減排進行商品化。

上海紐約大學環境學助理教授李逸飛說:“一切的關鍵在于核實。人們各自的生活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這是個重要的問題。”

中國距離實現雄心勃勃的碳排放交易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大多數用戶仍是被動參與者。此外還存在碳普惠計劃可能會因為把減排的責任轉移到家庭身上而讓污染企業逍遙法外的擔憂。

深圳當地政府對在地鐵站推廣碳普惠計劃持樂觀態度,稱(綠色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項目自2022年8月啟動以來,已有授權用戶超過1460萬名,授權用戶減碳量超72萬噸。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