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漸冷,蘇州高鐵新城近日開始集中供暖,5個能源站供能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包括研發社區、酒店、學校等區域。
??在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啟動區的西北角,有個外形酷似“能量盒子”的建筑是啟動區能源站,整套能源機組布置在這個“盒子”的地下空間,占地僅1500平方米,為周邊建筑提供集中供冷供暖服務。
??據介紹,當前蘇州高鐵新城全域28.9平方公里范圍內,計劃共建設20多座能源站,預計服務供能建筑面積1800萬平方米,目前5個能源站已經投用。除了樓宇載體的供能服務,能源站還將實現對部分住宅的供暖服務,居民在家就能享受舒適的暖氣供應。
??目前集中供冷、供暖方式以水為載能媒介,通過管網系統輸送至用戶的末端風機盤管、空調箱、地暖等裝置,將室內空氣降溫或升溫,并可以調節戶內設備的溫度和風量,滿足多樣的用戶需求。
??據介紹,相較于傳統分散式制冷和取暖,在同等使用強度下,當地區域能源站集中供能能耗至少可下降30%。在蘇州高鐵新城區域內所有能源站全部建成投運后,預計每年將節約電量1.4億度、標煤5.1萬噸,同時每年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量12.7萬噸。
??除了更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與能源價格,區域能源站的投用也將不斷深化應用清潔能源、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使得城市運行更加智能、高效,真正實現城市能源供給。集中化、區域化、管網化供冷供暖,高度集約化的能源系統,極大提升了土地和空間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