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聯想從2008年開始進行
碳盤查。由于聯想擁有低碳技術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因此其盤查模式為先由企業自查,然后由
第三方出具驗證報告。
然而,并非所有企業都具備自我盤查的能力,因此,諸多培訓班和幫助企業核查的咨詢公司開始迅速登場。
幾乎每個月都能接到一些碳盤查培訓班發來的郵件。雖然聯想已經在碳盤查方面積累了多年經驗,但出于跟蹤行業標準進展和培養新的碳盤查人員故,還是會派員參加。
據易碳家了解到,近兩年來,這樣的培訓項目層出不窮。舉辦者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及SGS、必維等第三方
認證機構,除少數由NGO組織的培訓班免費外,為期一兩天的培訓班收費從1000元到4000元不等,主要針對企業和政府等部門的
碳管理人員講授ISO 14064如何使用。
原來很多做
CDM的碳咨詢機構也開始轉型做碳盤查。據其推斷,目前中國開展碳盤查業務的咨詢公司已達幾十甚至上百家。
“如果說第三方認證公司是裁判員,我們就是教練員。”從2010年開始推出碳盤查服務的廣州東潤發環境資源有限公司董事長麥潔華說。與全國數家碳咨詢公司一樣,東潤發依據ISO 14064協助企業完成
碳排放的計量,并幫助其通過第三方機構的認證。
與第三方僅靠收取認證費的盈利模式不同,碳咨詢公司在收取服務費之外,還力圖在摸清企業碳排放家底的基礎上尋找新的業務啟動點。
“我們就像醫院的體檢中心,為病人檢查出病癥,意在推銷更多的醫療服務。”麥潔華說。目前,該公司已為一家糖業集團完成碳盤查,并繼續為其提供產品
碳足跡分析和導入幫助企業
減排的能源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