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提出后,黨中央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作高度重視、密集部署,2023年7月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又專門提出要求做出安排。為落實好相關工作,首先需要深刻理解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內涵和意義。筆者認為,就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本身而言,減污是底線,降碳是總牽引,協同是路徑和方法,增效是目標,除此之外,還特別需要從更廣的視角去理解其內涵和意義。
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路徑
2022年7月出版發行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堅持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和“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深刻革命”,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擴展為“十個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內涵主要體現在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深刻革命中,這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戰略路徑。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打造國家重大戰略綠色發展高地等內容。
不僅如此,事實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在其他的幾個“堅持”中也都有體現。例如,堅持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當然也包括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方面的領導,這是根本保證。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核心理念即是論述環境與經濟的關系,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中也包含經濟層面的內涵。還有堅持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也密切相關,因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強調形成全社會行動起來的綠色生活方式。
總而言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體現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方方面面,新增加的“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深刻革命”是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的突出表現。
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我國立足新發展階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
新發展階段,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面臨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碳達峰碳中和兩大戰略任務。
一方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是在工業化、城鎮化仍在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開啟降碳進程的,降碳任務之重、時間之緊前所未有。作為實現國家現代化必由之路的城鎮化指標,我國從2001年的37.66%上升為2022年的65.2%,但是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仍有一定距離,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是67.59%,高收入國家是80%,美國等國家超過90%。高城鎮化也意味著更多的能源消耗和
碳排放。我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在增量階段,而且峰值所對應的人均GDP還不到2萬美元,在中高速發展中還要尋求減碳,難度巨大。
我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
交通運輸結構轉型任務依然很重:從產業結構看,我國生產和消耗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
鋼鐵、
水泥、電解鋁等原材料,而且,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從能源結構看,煤炭消費仍占能源消費總量的半數以上,2022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2%;從交通運輸結構看,公路貨運量占比高達73%,中重型柴油貨車保有量較大。我國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30年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與美國40多年及歐盟70多年相比,無疑是一場硬仗。
另一方面,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污染物排放總量仍居高位,空氣質量仍是“氣象影響型”,目前全國還有超過1/3的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PM2.5濃度是歐美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由此看出,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已成為我國新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必然選擇。
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我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要求
從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和要求及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地位而言,“綠色”是新發展理念中的其中一項,“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三大攻堅戰中的其中一戰,“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其中一位,“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路徑之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的其中之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的其中一條,“美麗中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中是其中一個。
可以看出,在貫徹新發展理念背景下,在整個國家戰略體系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路徑。
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美麗中國目標的戰略謀劃
從新的戰略階段來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從新的戰略定位來看,要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
從新的戰略要求來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從新的戰略任務來看,一是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更加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加快構建減污降碳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制度機制。二是要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加快制定出臺相關規劃、實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組織實施好“碳達峰十大行動”,加強
政策銜接。三是要實施重點行業領域減污降碳行動,工業領域要推進綠色制造,建筑領域要提升
節能標準,交通領域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四是要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