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
北京12月13日電 北京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自去年11月開市來,1年內累計成交量約210萬噸,成交額達1.04億元。這是記者在北京環境交易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碳
排放權交易,源于上世紀90年代經濟學家提出的“排放權交易”概念,即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的權利,將其通過排放許可證的形式表現出來,令環境資源可以像商品一樣買賣。2005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二氧化碳排放權被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
碳交易,以促進全球溫室氣體
減排。
2013年6月,中國首家碳交易市場在
深圳鳴鑼開市。隨后,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湖北、重慶
碳市場相繼啟動。北京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自2013年11月28日開市,至今已滿一年。如今北京碳交易情況如何?12月12日,記者走進了北京環境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