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到2035年,我國核電發電量占比有望達到10%左右,達到目前全球平均水平

2023-9-26 10:09 來源: 澎湃新聞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核能公眾溝通委員會主任王炳華9月25日表示,展望到2035年,我國核電發電量占比有望達到10%左右,達到目前全球平均水平,相應減排二氧化碳約9.2億噸。到2060年,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國核電裝機規模預計可達到約4億千瓦,發電量占比18%左右,接近目前全球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同時綜合考慮核能供暖、供汽等綜合利用,核能碳減排貢獻度有望達到1/4左右。

  王炳華在深圳召開的2023年(第六屆)核能公眾溝通交流大會上作出上述表述。他介紹,國內“十四五”以來已核準建設21臺核電機組,核電建設穩步推進。目前,我國大陸地區在運核電機組55臺,裝機容量約5700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24臺,裝機容量約2780萬千瓦;在運在建核電機組合計79臺,位居世界第二。今年截至8月,我國已經核準建設山東石島灣、福建寧德、遼寧徐大堡項目共計6臺核電機組,并有望在未來一段時間保持每年6-8臺的建設節奏。

  “在既要實現雙碳目標又要保經濟增長的多目標約束下,核能顯示出不可替代的優勢,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王炳華表示,核能在發電及綜合利用的過程中,減碳減排效益顯著;以核電為代表的核能利用使用能量密度極高的鈾作為燃料,具有安全高效、可用率高的特點,基本不受自然條件約束,能夠持續穩定提供高品質電量;可以為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消納提供支撐,以核能發電的穩定性平衡其他形式清潔能源給電網帶來的擾動風險,提高電力系統的轉動慣量水平和阻尼能力、提升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核能還可以大規模替代燃煤、燃氣供熱,與當前供熱體系有效銜接。

  澎湃新聞從會上了解到,我國核能行業已研發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華龍一號”、“國和一號”,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溫氣冷堆、快堆,以及多用途小型堆等核電技術;建立了較為完整、自主的核燃料循環產業鏈,形成了每年10臺/套左右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主設備制造能力,自主三代核電綜合國產化率達到 90%以上,具備同時建造40余臺核電機組的工程施工能力。我國建立和執行了嚴格的核安全管理和監管體系,核電機組WANO綜合指數滿分比例和WANO綜合指數平均值均高于美國、俄羅斯、法國、韓國等主要核電國家,同時優于全球機組的平均水平,核電運行安全水平居世界前列。

  核能公眾溝通工作是一項伴隨我國核能發展過程的長期而重要的工作。王炳華建議,多方協作、共同發力,建立核能行業公眾溝通合作機制,積極擴大核能公眾溝通的朋友圈,加強與國際有核電國家核能公眾溝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他提及,核能供熱、供汽、海水淡化等綜合利用不斷推進,小型堆技術研發方興未艾,核技術利用前景廣闊。核能及核技術將以更加多元的方式,更為深入地貼近公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提前籌謀開展核能綜合利用、核技術應用、小型堆技術研發及項目建設的公眾溝通準備工作,讓核能項目真正與公眾“由鄰及友”。同時,核應急狀態下的公眾溝通也應成為關注的重點。“我國核電一直以來始終保持良好的安全業績,但隨著運營堆年數不斷增長,在長效開展公眾溝通的同時,應做好各種事態下的輿情應對挑戰,及時準確對公眾疑問給予解答。”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