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國內首個船用綠色甲醇產業鏈建設合作項目正式啟動

2023-9-21 15:51 來源: 國際船舶網

9月20日上午,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家電投”)、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港集團”)、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檢”)以“云簽約”方式在線共同簽署《關于開展綠色甲醇產業鏈建設合作備忘錄》,標志著國內首個涵蓋生產、運輸、加注、認證等各個環節的船用綠色甲醇全產業鏈項目已進入實際建設階段,為航運業的新能源應用和綠色轉型開啟了嶄新的篇章。

中遠海運董事長、黨組書記萬敏,國家電投董事長、黨組書記錢智民,上港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顧金山,中國中檢董事長、黨委書記許增德出席儀式并見證簽約。中遠海運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馮波,國家電投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盧洪早,上港集團副總裁丁向明,中國中檢副總經理、黨委委員王虹分別代表各方簽約。各公司相關職能部門、二級公司負責人參加簽約活動。

使用綠色甲醇燃料是航運業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中遠海運集團已經在中遠海運重工集團旗下大連中遠海運川崎、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訂造12艘24000TEU世界最大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還在揚州中遠海運重工訂造了4艘16000TEU級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全球范圍內甲醇動力船舶訂單也已經超過200艘。

建設綠色甲醇產業鏈,既是航運企業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順應綠色、低碳、智能航運業發展新趨勢”重要指示,為廣大客戶提供綠色低碳全球供應鏈物流服務的需要,也是發展綠色低碳新興產業、促進行業能源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根據備忘錄,各方將積極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履行企業在推進“雙碳”方面的社會責任,堅持優勢互補與合作共贏原則,發揮各自在所處行業中的領先優勢,打通產業鏈所有關鍵環節,共同構建符合國內外綠色認證標準、運轉穩定暢通、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綠色甲醇全產業鏈,全力推動國內首批綠色甲醇生產項目落實落地。同時,各方將以打造綠色甲醇產業鏈為切入點,前瞻性布局其它航運綠色燃料的研究和應用,不斷深化合作關系、拓寬合作領域,樹立綠色產業合作的典范。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家電投)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重要骨干企業,肩負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國家電投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重組組建。國家電投是我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主要業務包括電力板塊、煤電鋁路港協同板塊、產業金融及氫能、儲能、綠電交通、綜合智慧能源、碳市場碳交易等“三新”產業。國家電投擁有光伏發電、風電、水電、核電、煤電、氣電、生物質發電等全部電源品種,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企業。國家電投負責牽頭實施“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型燃氣輪機”兩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是“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主責單位,也是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或集團)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而成,總部設在上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經營船隊綜合運力1.11億載重噸/1372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裝箱船隊規模304萬TEU/475艘,居世界前列;干散貨船隊運力4454萬載重噸/426艘,油、氣船隊運力2695萬載重噸/225艘,雜貨特種船隊598萬載重噸/178艘,均居世界第一。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完善的全球化服務筑就了網絡服務優勢與品牌優勢。航運、碼頭、物流、航運金融、修造船等上下游產業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結構體系。集團在全球投資碼頭56個,集裝箱碼頭49個,集裝箱碼頭年吞吐能力1.32億TEU,居世界第一。全球船舶燃料銷量超過2830萬噸,居世界第一。集裝箱租賃業務保有量規模達391萬TEU,居世界第三。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接單規模以及船舶代理業務也穩居世界前列。

服務全球貿易,經營全球網絡,中遠海運集團以航運、港口、物流等為基礎和核心產業,以航運金融、裝備制造、增值服務、數字化創新為賦能和增值產業,全力打造“3+4”產業生態,致力于構建世界一流的全球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生態。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港集團”)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港口股份制企業,也是目前全球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均居首位的綜合性港口。作為我國港口企業中唯一一家“吸收合并、整體上市”的上市公司,集團始終以成為“全球卓越的碼頭運營商和港口物流服務商”為企業愿景。上海港位于我國海岸線與長江“黃金水道”交匯點,毗鄰全球東西向國際航道主干線,以廣袤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為主要經濟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集疏運網絡四通八達。上港集團依托地理位置上的有力支撐和優越的區位優勢,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全球經濟發展和航運變化的趨勢,擴大集團戰略發展空間,參與國內外港口投資建設,通過港口資源整合、老港區功能轉換和港口市場的開發,逐步形成以碼頭和集裝箱經營為主體,輻射國內外國際市場的跨地區、跨國經營格局。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簡稱“中國中檢”,英文縮寫CCIC)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是以“標準、檢驗、檢測、認證”為主業的綜合性質量服務機構,創建于1980年。

經過40多年的發展,中國中檢的服務網絡已經覆蓋33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口岸和貨物集散地,擁有近2萬名員工、400多家分支機構和500多家實驗室,持有國際資質100余項、國家級資質300余項,服務范圍涵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三大產業,涉及國民經濟各行各業、國計民生方方面面,形成了交通運輸、消費電子電器、工業電器、新能源和綠色低碳、大宗商品檢驗鑒定、體系認證及管理提升服務、農食安全、公共安全、醫療和環境、計量等專業領域的綜合質量服務。

中國中檢以“創造更值得信賴的世界”為使命,以“全球質量服務的引領者”為愿景,始終堅持“篤誠、守正、業精、鼎新”的核心價值觀和“客戶是中心、質量是生命”的經營理念,始終發揚“同心同力、創業創新、敢闖敢干、善作善成”的企業精神,立足中國,服務全球,努力將中國中檢建設成為最具公信力的世界一流檢驗檢測認證集團。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