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第9號臺風“蘇拉”對廣東南部沿海造成嚴重影響后,第11號臺風“海葵”于9月3日在臺東市登陸。受臺風環流影響,閩粵交界沿海地區和中國
香港特區都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和洪水預警。
大灣區遭嚴重暴雨侵襲,此次降雨量打破
深圳和香港等多地歷史降雨紀錄。9月8日香港醫管局稱此次暴雨導致1人失蹤、117人受傷,其中有2人死亡,4人傷勢嚴重。香港天文臺于7日發布了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黑色暴雨警告,香港交易所和上交所也因此受到影響并于8日早上暫停證券(包括滬深股通)和衍生產品交易。同時,廣東珠三角地區多地采取停課、停工和停業的應對措施;大多數地區至8日下午才陸續開始解除紅色預警。
我國農業基地
福建省也受到了嚴重影響,福州、寧德和廈門多地被淹。據統計農田受災面積近1萬公頃,2537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億元。另外,福建電網也在此次暴雨中受損,約52萬用戶供電受阻。當地緊急調動了719支搶修隊伍,近數萬人參與搶修工作。截至9月6日傍晚,大部分受影響用戶恢復了
電力供應。
2023年7月的海洋和大氣監測數據表明,赤道中東太平洋目前處于厄爾尼諾狀態。海表溫度(SST)和Nio3.4區海溫指數都顯示溫度偏高,東太平洋暖水中心的溫度偏高達2.0;而南方濤動指數(SOI)則表現為負值,這些都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典型特征。
國家氣候中心預測表示,預計未來三個月內,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海溫將繼續上升。今年秋季可能會出現一次中等強度的東部型厄爾尼諾事件,其峰值可能出現在10月至12月之間。這意味部分地區臺風活動和降雨量可能在年底會持續或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