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德國波茨坦的無憂宮及其周邊的園林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從2017年開始,受全球氣候變化引發的持續干旱影響,園林內古樹大量枯萎,園林景觀遭到破壞。
無憂宮是18世紀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建造的皇家宮殿,為當時德國建筑藝術的精華。由于出色的建筑設計和豐富的人文價值,1900年,無憂宮及其周邊的園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30萬游客前來觀賞游玩。
無憂宮周邊園林里的樹木約2.6萬棵,很多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參天古樹,然而,2017年至2018年干旱導致很多古樹因缺水而枯萎,園林內郁郁蔥蔥的景觀正在逐漸消失。
園林經理 斯文·漢內曼:我們在園林內看到很多枯樹,這里已成為一個植被非常稀疏的園林,以前這里的樹冠覆蓋率可能接近100%,而近年來已經銳減為50%。
斯文·漢內曼表示,雖然此后氣候條件有所改善,但并不足以改善持續干旱少雨帶來的損害,數據顯示,目前園林平均每年損失180至300棵樹木,是2017年至2018年干旱前的三倍。
大量古樹枯萎導致的樹冠覆蓋率銳減還引發了連鎖反應,很多樹旁的弱光植物失去樹冠的保護,暴露在陽光之下后難以生存,最終導致園林內的物種多樣性遭到破壞。
為了挽救這座古老園林,應對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園方嘗試種植一些地中海地區的耐熱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