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市公司碳效率核算方法與指標構建
1、上市公司碳效率估算方法
上市公司的
碳排放主要體現在生產過程中的燃料燃燒以及
電力、熱力、蒸汽以及制冷等能源消耗。通常一家上市公司的生產量越大,能源消耗就越多,碳排放量也就越大。因此,基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數據,我們可以通過計算公司的能源消耗費用間接估算其碳排放量。
具體來說,我們先根據管理費用和生產成本構建模型估算公司對于能源消耗的費用;然后根據公司財務數據和問卷調查數據估算能源消耗費用與標準煤之間的轉換關系,將公司的能源消耗費用換算成其消耗的標準能源數量;最后采用排放因子將能源消耗數量(標準煤數量)轉換為碳排放量(二氧化碳當量),最終估算公司的碳效率水平。
2、上市公司碳效率指標分析
根據上述估算方法,我們用公司的能源消耗費用來間接估算其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并把碳效率指標表示為:碳效率=二氧化碳當量/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上述碳效率指標越小,表示公司單位產出的碳排放量越少,即碳效率越高。
從不同行業的分布情況來看,在滬市A股
市場中,金融、文化與信息技術類行業的碳效率指標相對較小;房地產、批發零售和綜合類行業的碳效率指標相對較高。這表明,金融、信息技術等行業的單位產出的碳排放相對較少,而房地產和批發零售行業的單位產出的碳排放則相對較高。
從不同區域的分布情況來看,中部地區和西部地方上市公司的碳效率指標相對較小,而東部地區上市公司的碳效率指標相對較高。這表明,雖然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高于中部和西部,但東部地區上市公司單位產出的碳排放較多,碳效率水平相對不高。
從不同產權性質的分布來看,與外企和民營企業相比,國有企業的整體碳效率水平相對較高。這表明,國有企業的單位產出的碳排放相對較少,在注重經濟效益的情況下,國有企業在
節能減排方面的效果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