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上市公司碳效率分析與產品開發研究

2014-3-27 10:25 來源: 中國證券報

一、引言
 
        碳金融泛指服務于減少碳排放的金融制度和相關投融資活動。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成為熱門話題,碳金融產品也成為投資新寵。我們認為,未來碳金融將成為與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金融相并列的三大新金融領域。積極開展碳金融研究不僅符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 也是未來推動資本市場發展的有益嘗試。鑒于此,本報告對中國碳效率現狀進行了全面研究,并基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提出了碳效率的估算模型和指標,估算了其碳效率水平,進而編制了相應的碳效率指數,并且還提出了基于碳效率指數的產品開發建議。
 
二、碳效率核算與碳信息披露: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
 
1、碳效率的概念
 
        國際上通常用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來衡量一個組織或者產品釋放的溫室氣體(GHG)量,主要由每年碳排放也即碳消耗量來評估定義的。碳效率(Carbon Efficiency)就是對主體產生碳足跡效率的一種量化方法,一般是采用公司年收入與對應年度的碳排放量相比來計算,表達式為二氧化碳當量(tCO2e)的噸數除以年收入。
碳排放的量化是計算公司碳效率的重要基礎。一方面,碳排放的量化便于公司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水平,找到節能減排潛力最大的環節,做出有效的減排選;另一方面,碳排放作為碳交易的標的,準確量化是促進高效交易的前提,也為相關指數以及基金等碳金融產品的產生提供了設計基礎。
 
2、國內外碳排放的核算方法
 
       對碳排放量的計算,至今仍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國際碳排放核算體系主要由自上而下的宏觀層面核算和自下而上的微觀層面核算兩部分構成。前者以IPCC的《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為代表,它通過對國家主要的碳排放源進行分類,在部門分類下再構建子目錄,直到將排放源都包括進來,它本質上是通過自上而下層層分解來進行核算的。
 
       而自下而上的碳核算方式通過對于企業和產品碳足跡的核算,了解各類微觀主體包括企業、組織和消費者在生產過程或消費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理論上可以匯總得到關于一定區域內的碳排放總量。該種核算方式主要包括三種方法:一是基于產品的核算,主要是基于產品生命周期計算“碳足跡”,以PAS 2050標準為代表;二是基于企業 /組織的核算,通過排放因子法來計算碳排量。目前,較為公認且運用比較廣泛的核算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的方法指南是《溫室氣體協議:企業核算和報告準則》;三是基于項目的核算,重點確定基準線排放。該方法主要包括《京都議定書》中的清潔發展機制(CDM)、WRI 和 WBCSD 制定的“項目核算GHG協議”以及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布的國際溫室氣體排放核算、驗證標準——ISO14064。
 
       近幾年,我國也發布了一些全國性和地方性的碳排放核算體系,例如,《上海市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江蘇省溫室氣體排放信息平臺計算指南》、《基于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計算方法》等。
 
3、碳信息披露監管實踐
 
       根據聯合國2013年發表的《可持續的證券交易所2012》調查報告顯示,巴西、馬來西亞、德國、英國、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南非、韓國、新加坡、泰國、加拿大等地區的證券交易所都已對上市公司有關碳信息等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確要求,很多交易所還制定了相關的報告指引。目前,世界各地交易所對碳信息披露的監管要求正在逐步從自愿性、鼓勵性披露轉向為強制性披露,且對披露指標提出更清晰的要求。并且,碳信息披露監管要求已經不再歸屬于通用性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而是越來越具有專題性的信息披露要求。后者往往比前者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其目的性也更加明確,因而對上市公司的直接和短期影響更大。由此可見,碳排放信息披露正在全世界范圍內逐步被納入監管范圍,成為監管新規定。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無論在何處上市,上市公司都可能會被要求披露細致的碳排放信息。
12345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