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高碳排放企業需應“對癥下藥” 綜合考慮推進CCUS技術應用

2023-8-7 13:20 來源: 中國能源報 |作者: ?李麗旻

我國CCUS技術還面臨成本較高、商業模式欠缺、源匯匹配困難等多方面挑戰,高碳排放企業還應“對癥下藥”,綜合考慮到自身排放特點、成本能耗等因素推進CCUS技術應用。

“過去一年,中國示范項目數量和規模迅速增加。煤電碳捕集示范項目規模從過去的12萬噸/年,逐漸增長到2021年的15萬噸/年,再到今年投運的50萬噸/年和正在建設的150萬噸/年。”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中國區總經理楊曉亮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同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范項目行業覆蓋面擴大,包括水泥鋼鐵化工等主要難減排行業均已開展相關示范,不同行業的捕集成本也隨著試點示范的開展逐年下降,為將來CCUS的規模化商業化奠定堅實基礎。”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我國CCUS技術水平、項目示范、市場推廣等各方面都已獲得長足進展,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國CCUS技術還面臨成本較高、商業模式欠缺、源匯匹配困難等多方面挑戰,高碳排放企業還應“對癥下藥”,綜合考慮到自身排放特點、成本能耗等因素推進CCUS技術應用。

應用成果不斷突破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清華大學近期聯合牽頭發布的《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年度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相關部門已發布70余項CCUS相關政策文件,涉及規劃、標準、路線圖、技術目錄等。同期,中國投運和規劃建設中的CCUS示范項目已接近百個,其中已投運項目超過半數,具備二氧化碳捕集能力約400萬噸/年,注入能力約200萬噸/年,較2021年分別提升33%和65%左右。

政策不斷完善的同時,技術不斷進步,《報告》指出,目前我國CCUS技術體系正在逐步完善和豐富,各環節技術都取得顯著進展,已經具備二氧化碳大規模捕集、管道輸送、利用與封存系統設計能力和近期實現規模化應用的基礎。

同時,CCUS技術項目的落地場景也愈加豐富,當前我國規劃和運行CCUS示范項目涵蓋電力、油氣、化工、水泥、鋼鐵等多個行業,CCUS技術成為高碳排放行業青睞的降碳“利器”。

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助理、環境學院教授魯璽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與行業內其它減碳手段相比,CCUS存在諸多特定優勢。“一是在可再生能源占比相對較小的時期,CCUS可幫助高碳行業向低碳化平穩過渡,降低綠色轉型帶來的資產擱淺風險;二是可幫助航空石化、鋼鐵等難減排的工業行業實現綠色轉型,抵消不可避免的排放;三是CCUS技術能夠將捕集的碳元素提供給各行業,實現綠色循環利用,增強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經濟性。”

規模化發展受制約

盡管我國CCUS技術發展迅速,但多位專家也坦言,我國CCUS技術推廣還面臨諸多挑戰。

國家能源集團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碳中和中心主任徐冬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CCUS項目成本主要包括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以火電為例,安裝碳捕集裝置導致的成本增長預計為0.26-0.4元/千瓦時。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如果直接做碳捕集和封存,將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成本壓力,現在發電、鋼鐵、水泥行業的贏利能力都不強,就更沒有富余資本去投建碳捕集封存項目。”

不僅如此,《報告》還指出,國際經驗表明,政府通過金融補貼、專項財稅、強制性約束、碳定價機制等手段支持CCUS,能提高企業積極性,推動技術商業化。與國際上擁有豐富CCUS應用經驗的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的相關政策還有待完善。

針對我國CCUS技術發展源匯匹配不佳的問題,《報告》指出,中國大規模排放源主要位于東部沿海地區,化石能源資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而適合封存的盆地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北地區,全國性管網系統的缺乏,極大限制潛在二氧化碳封存容量的實際利用。

在楊曉亮看來,我國CCUS技術各環節與規模化商用雖然還有不同程度的距離,但近年來CCUS示范項目的快速進展為未來發展“打了樣”。“目前所有CCUS示范項目都是有益嘗試,通過進一步推進示范項目,電力和難脫碳行業將積累學習經驗,從而提高CCUS項目系統的設計能力、集成能力、開發能力、建設以及運行能力。”

因地制宜實踐

面向現存的成本挑戰,徐冬建議:“企業應本著‘以銷定產’的原則,最大限度開展可以實現‘不虧錢’規模和模式的CCUS項目。同時,應廣泛開展合作,如可以進行二氧化碳驅油的油氣行業,積極與作為碳排放大戶的火電、鋼鐵、水泥行業開展合作,打通整個CCUS產業鏈。還可以開展企業CCUS發展路線圖研究和頂層設計,通過開展百萬噸級/年以上的大規模CCUS一體化集成示范項目,進一步降低CCUS產業鏈的成本。”

有業內人士認為,企業在投建CCUS項目時,還應全方面考慮經濟、技術、效果等多方面因素,對癥下藥選擇合適的技術應用方式。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社會事業處處長張賢指出:“目前各行業的CCUS技術路線主要由企業自身排放特點、CCUS相關技術成熟度、能耗成本等因素決定。建議高碳排放企業在選擇技術路線時要兼顧以下三方面:一是應充分結合企業、行業和周邊環境的特點和需求,綜合考慮CCUS全鏈條成本和收益。以二氧化碳消納為例,技術路線的選擇需要結合周邊地質條件和市場需求,例如在風光資源好或化工市場需求高的地區,可考慮開展二氧化碳合成化學品;二是要考慮未來技術創新和進步的可能性,目前CCUS技術發展迅速,建議在部署CCUS技術時為未來技術進步和設備更新改造留有余地;三是大型企業從長期、整體的角度統籌規劃技術路線,統籌不同排放源的二氧化碳運輸與消納,企業內部可互為源匯,或形成規模經濟進一步降低成本,發揮自身優勢,促進CCUS示范與商業化發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