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所具有的商業價值可觀,尤其是在推動各國能源結構轉型升級以及實現全球“
碳中和”目標進程中,氫能更可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德國發布新版《國家氫能戰略》
據新華社,德國政府7月26日通過新版《國家氫能戰略》。該戰略稱,到2030年德國在氫能技術的領先地位將進一步提升,產品供應將覆蓋從生產(如電解槽)到各類應用(如燃料電池技術)的氫能技術全價值鏈。
新版《國家氫能戰略》指出,預計到2030年,德國的氫能需求量將達到130太瓦時(TWh),其中50%到70%需要進口,德國政府正在制訂相關進口戰略。此外,德國還計劃大幅提升國內電解氫能力,計劃到2030年將國內電解氫能力的目標提高一倍,從5吉瓦(GW)提高到至少10吉瓦(GW)。德國還將建立高效的氫能基礎設施,計劃在2027年/2028年前改造和新建超過1800公里的氫氣管道。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在7月26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投資氫能就是投資未來,這是對氣候保護、就業、能源供應安全的投資。
氫能將成能源消費重要一極
氫能是一種清潔能源,對于人類的整個能源系統而言,氫的比例越高,成分結構就越干凈,氫能由此被稱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氫所具有的商業價值可觀,尤其是在推動各國能源結構轉型升級以及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進程中,氫能更可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驅動各主要經濟體圍繞著氫能開發與利用的腳步不斷提速。
基于氫能的寬闊使用場景以及龐大的產業鏈價值,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均制定了氫能長期發展規劃。中國氫能發展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已形成較大的規模,目前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
全球氫能產業發展十分迅速,截至2022年底,全球氫能領域的直接投資額近2500億美元。據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2030年該投資總額將升至5000億美元。到 2050年,全球范圍內氫能占全部能源消費的比重將提高到18%,氫經濟的
市場規模將達到 2.5 萬億美元。
多家公司透露氫能布局進展
A股市場上,布局氫能的公司越來越多,近期不少公司在互動平臺透露布局進展。
密封科技開發的氫能源相關產品主要有氫燃料電池氣泵用高速氣浮軸承產品、加氫站用隔膜壓縮機-隔膜片、金屬雙極板以及氫氣發動機用密封墊片等,其中高速氣浮軸承已實現少量供貨。
海馬汽車于
海南的首座制氫加氫一體化站及配套分布式光伏項目已建設完成并投入運營。公司還在持續研發氫能汽車產品,推進綠色制造。
佛燃能源現已建成并運營制氫加氫加氣一體化站及常規加氫站共3座,2022年投運的明城綜合能源供應站一期,制氫能力為500公斤/日,并設計有光伏耦合電解水制氫、加氫、加氣、充電等功能。
冰輪環境的氫能系列產品包含氫燃料電池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泵、氫氣液化壓縮機、加氫站用氫氣壓縮機。2023 年,公司推出22MPA、45MPA、90MPA 氫能隔膜壓縮機,且22MPA、45MPA產品已有訂單。
高增長潛力的氫能概念股名單
國泰君安證券研報顯示,中國氫能規劃明確,產業周期已開啟,綠氫項目呈現高景氣度,電解槽需求快速增長,上游制氫端率先受益。增長動能將自上而下逐級傳導,疊加來自終端應用側的深度脫碳需求,有望帶動氫能產業鏈各環節設備放量。
或許是對氫能產業前景的看好,多只氫能概念股獲得機構扎堆關注,且未來增速值得期待。統計顯示,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今明兩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20%的氫能概念股有16只。
上述16股中,目前僅衛星化學公布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8.43億元,同比下滑34.13%。第二季度與第一季度相比,公司凈利潤環比增長60.68%。
宇通客車、福田汽車、冰輪環境、濰柴動力、金宏氣體公布了業績預告,均為預喜狀態。宇通客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3.8億元至5.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報告期內,公司累計銷售客車15134輛,同比增長30.84%。
資金面上來看,7月以來按照區間成交均價計算,北上資金增持超億元的有5只,分別是宇通客車、福田汽車、濰柴動力、中復神鷹、冰輪環境。期間融資凈買入超億元的僅隆基綠能。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