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二氧化碳驅采水技術

2014-11-29 20:59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本月中美兩國就氣候問題達成了一項歷史性協議,在一個引人注意的注腳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呼吁在改進碳捕捉和封存(CCS)技術方面做出示范,能在提高碳封存能力的同時緩解用水壓力,不過如何改進到目前為止尚不明朗。這樣的技術升級對中國來說顯然具有吸引力,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同時又面臨著嚴峻的水資源匱乏,在煤炭資源豐富的中國北部和西部地區情況尤為如此。

       正如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在其博客The Equation中所說:“攻克這一難題……對中國來說可能意義非凡。”

       習近平與奧巴馬在協議中承諾,中美兩國將共同出資建設一個項目,把每年捕捉到的約100萬噸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深處,并在此過程中產出約140萬立方米的水。一個頗有潛力的實驗對象就是綠色煤電公司,這是一家位于天津的先進燃煤發電廠,當初的建設目的就是作為CCS技術的試驗田。

       這種“二氧化碳驅采水技術”可理解為“二氧化碳驅采油技術”的衍生品,北美有好幾家燃煤發電廠就是靠這種技術來為安裝碳捕捉裝置提供資金。這些電廠包括位于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埃斯特萬的一家改造升級過的燃煤電廠。該廠最近成為了第一家對自身二氧化碳排放進行捕捉的燃煤電廠。加拿大公用事業公司薩斯喀徹溫省立電力公司(SaskPower)將100萬噸經壓縮處理的二氧化碳賣給附近一座已趨“老齡化”的油田,在將二氧化碳注入含油層之后能夠令石油加速涌出。

       如果提高石油產量是讓CCS技術產生經濟效益的一個方法,那么利用CCS技術產出水則主要是為了給在深鹽水層埋存二氧化碳騰出空間。如果CCS技術在化石燃料發電中被普遍采用,那么二氧化碳的深鹽水層埋存則是在地質學家看來最為可能的儲存手段。用二氧化碳置換咸水不像置換石油時那樣能夠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但也有一些潛在的巨大好處,首當其沖的就是減少含水層所受的壓力。

       壓力過高可能會使巖石蓋層發生破裂,令封存的二氧化碳出現泄漏,五年前阿爾及利亞的一個二氧化碳封存基地發現了未曾預見的地質變形,從而突顯了泄漏威脅。存儲在地下2公里深處的385萬噸二氧化碳絲毫沒有泄漏,但操作人員還是提前終止了注入作業,對泄漏風險的擔心還令德國一個重要的CCS項目陷入癱瘓。今年5月,牽頭這一德國項目的歐洲電力巨頭Vattenfall終止了其在該項目上的研發活動。降低地質層所受壓力能夠降低泄漏風險,并能夠更快更大規模地完成二氧化碳注入。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2012年在巴黎出具的一份關于置換地下水的報告發現,澳大利亞的一個大型CCS項目能夠通過將水置換出來,從而將二氧化碳的存儲能力從9,730萬噸提升到6億噸以上。

       與此同時,被置換出來的水,如果能夠進行淡化處理,也可以派很多用場。只消看看中國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戶——燃煤發電廠——就行了。這些發電廠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卻水,而且碳捕捉操作很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用水量。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