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氣候政策中心(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最新發布的氣候融資年度報告,2013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投資連續第二年縮水,跌至3310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元,下同),主要原因是太陽能發電技術成本下降。該組織警告說,總體來看,世界正越來越落后于自己的低碳投資目標。
國際氣候政策中心高級主管芭芭拉·布赫納(Barbara Buchner)說:“我們的分析顯示,全球為(打造)一個更清潔、更具彈性的經濟而投入的資金在減少,所需融資和實際投資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政策制定者們正籌備于2015年達成一個新的全球氣候協議,氣候融資則是確保世界朝著‘不超過2攝氏度’走下去的一個關鍵因素。”她說。
據路透社報道,這份報告稱,2013年私人投資總額達1930億美元,比2012年減少了14%(310億美元);而來自公共部門的氣候資金則持穩在1370億美元左右。
報告認為,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成本下降的影響是積極的,因為這擴大了太陽能的部署。相反,如果不是成本降低,2013年太陽能的部署將導致氣候資金流相比2012年增加120億美元,而非削減280億美元。
2013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變化投資幾乎相當。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的資金跌至340億美元,相比2012年減少了80億美元,其中金融機構和私營部門的投資均有所下降。
報告說,幾乎四分之三的投入都留在了本國,個人投資尤甚,他們的資金只有10%流向了其他國家。
2013年,有250億美元公共投資用于各地的氣候變化適應項目,如極端天氣和海平面上升等,比2012年增加了30億美元。但這僅占氣候融資總額的7%,91%的資金被用于緩解氣候變化或者
減排行動。
氣候適應投資的匱乏已經成為近期在德國柏林舉行的首次綠色氣候基金認捐大會的關注焦點。該基金的目的是要將經費的一半逐漸用于適應性項目,使更多的資金流向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目前基金已獲得來自30個國家的93億美元的承諾。其中最新承諾捐資的國家是加拿大,大約2.65億美元的注資額也是所有國家中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