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北方地區迎來了一波熱浪。京津冀大部、
河南東北部、
山東中北部及
遼寧西部、
內蒙古東南部等地最高氣溫達37~40℃,局地可達40℃以上,部分地區最高氣溫接近或達到歷史同期極值。同時,國內外氣象專家紛紛發出警告,厄爾尼諾氣候現象已經出現,預計到秋冬時節會達到中等至強的程度。受厄爾尼諾影響,明年全球平均氣溫或創新高。一時間熱浪等極端天氣重新引發人們對氣候變化
問題的思考。
與此同時,近期50位頂尖科學家發文稱,過去1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創下“歷史新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高達540億噸,導致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計算出,為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1.5℃以內,人類可向空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即碳預算從2020年的約為5000億噸二氧化碳,降到2023年初的2500億噸。按照當前全球每年540億噸的排放速度,4-5年人類將消耗掉目前全部的碳預算,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1.5℃以內的目標面臨嚴峻挑戰。
氣候變化問題是如何產生的?氣候變化背后各國采取了哪些行動?普通人如何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當中?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也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