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
政策制定者考慮國情,在減排的項目的標準方面做了微調,而自四月底,國家要求現在申報的項目全部按照
CDM的體系申報,從制度設計層面為這些CCER保留了將來在國際市場交易的可能性。
而聯合國最近對中國的支持表明,中國目前的做法正在得到認可。聯合國擬采取實質行動支持中國的減排,盡管有專家還表示猶豫,在CDM理事會對取消注冊開綠燈之前,尚不確定在
CDM項目中發行的信用,是否有資格在CCER注冊。由于覆蓋面不斷擴大,如果國內抵消需求足夠大,這將對全球《京都議定書》市場產生巨大影響。這才是國際的態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要獲得將來在國際層面的
碳減排話語權,嚴格的標準是取得公信力的前提。同時這些要求本身也是企業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如果體系建立并得到完善,在法制建設在
碳交易體系設計方面,嚴格參照世界最優的技術模式執行,那么中國成為世界
碳市場的風向標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