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中美氣候聲明的順利實施需要綠色金融支持

2014-11-23 12:11 來源: FT中文網

全球綠色發展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高級顧問 謝孟哲

日前發表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可能為2015年巴黎國際氣候大會帶來突破性進展。聲明中的實際數字十分重要,因為治理氣候要依靠控制碳排放量,而非籠統的政治決策所能完成。但中國愿意設定碳排放量上線的信號意義更為重大:因為如此一來,奧巴馬總統便能夠在國內宣傳國際減排行動的條件已經成熟,他便有機會提高美國的減排目標,進而推動全球各國簽訂一份宏大的氣候協定,將氣候變化維持在可控制范圍內。

但解決氣候問題還存在一個重要癥結,那就是資金。根據國際協商,發達國家出于歷史責任應該承擔減排和適應氣候變化所需資金。根據2009年《哥本哈根協議》,不遲于2020年,全球每年應拿出1000億美元用于治理氣候變化。但自協議簽訂,各國就對這項內容爭論不休。發展中國家呼吁發達國家從公共資金中抽出一部分實現該目標。而發達國家則希望從公共領域和私有領域共同籌資,并且希望較富裕的發展中國家也能出資;并強調與氣候相關的投資能給雙方帶來就業增加、健康改善和城市環境提高等益處。

資金的確是達成并按照科學預測的時間和范圍實現協議的基礎。毫無疑問,富裕國家應該承擔更多的費用,尤其是在支持貧窮國家(比如一些小島國)適應氣候變化上。而以美國在澳大利亞20國峰會上做出的25億美元承諾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對綠色氣候基金的承諾,則有著重要的象征意義。

實際上,1000億美元的目標不過是一種安慰。首先,這個目標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說它大是因為經合組織成員國面臨經濟緊縮的壓力,正在艱難應對國債和緩慢的經濟增長。說它小是因為,全球每年需要5萬億美元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以保證整體經濟穩健發展、發展中國家實現發展目標并推動全球向低碳方向轉變并適應氣候變化。

其次,氣候變化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是全球經濟向可持續發展轉型的一部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融資政府間專家委員會指出,為實現2015年后的發展目標,各國必須為基建、醫療、教育、能源使用、性別平等,以及生物多樣性和緩解氣候變化等全球公共財產提供充足資金。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的估計,發展中國家每年在這些領域的投資缺口達2.5萬億美元,中小企業信貸缺口達2.5萬億美元,全球范圍內達3.5萬億美元。而中小企業是國家經濟的命脈,也是主要的就業提供者。

1234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