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能耗超過5000噸標準煤,或是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在13000噸當量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大戶”,將接受重點監控。昨悉,無錫首批152家重點企業目前正著手填報“2010年至2013年溫室氣體排放數據”,預計本月底將全部完成,年底前可完成2015年度溫室氣體排放監測計劃。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大重點行業中,無錫主要涉及化工、鋼鐵、發電、水泥、陶瓷五大領域,據估算,這些重點能源企業和重工業企業年能耗量占全市綜合能耗總量的比例高達70%。
鋼鐵、化工、發電等重工業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對全國
節能減排形勢意義重大。經過一輪實地摸查獲悉,無錫152家重點企業中,化工企業有67家、鋼鐵生產企業有42家、發電企業有24家,另外還有13家水泥生產企業和6家陶瓷生產企業。這些溫室氣體排放“大戶”重點分布在江陰、宜興,共102家,其中陶瓷生產企業全部集中在宜興。市發改部門在梳理這些企業情況時發現,已有15家破產關停。也就是說,目前真正列入無錫首批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制度的重點企業實際數是137家,他們將從明年起每年定期“匯報”溫室氣體排放情況。
在重點企業實施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制度,目的是要通過全面掌握重點單位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對那些給大氣污染做出“突出貢獻”的重點單位進一步加強管控,為全市實行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控制、開展
碳排放權交易等相關工作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
市發改委資環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填報好原始數據后要經過相關具有資質的專業機構核查,確保數據客觀公正,省發改委下階段將根據各地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進行額度分配,“屆時,企業就有望通過購買設備、改進技術、使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循環利用等方式,降低能耗、節約成本、轉型升級,并可以把多余的‘碳資產’到國家發改委申請備案,一旦備案成功有效期為20年。如此一來,企業就可等到國家碳排放交易
市場建立起來后,選擇市場高價位時出售‘碳資產’,獲得直接可觀的經濟收入。”
十大重點行業企業不是唯一的溫室氣體排放“大戶”。記者了解到,無錫將根據省發改委部署,接下來逐步在大型商業綜合體、醫院、學校等領域同樣建立起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