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4)》全文發布

2014-11-22 21:37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氣候變化與健康監測系統建設刻不容緩


8.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4)》指出——

中國氣候變化與健康監測系統建設刻不容緩

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是關系社會公共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焦點。在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的領域,國際上關注最多的是對人類的響應和適應策略的研究。適應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從而減輕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綠皮書指出,我國雖然發布了《全國自然災害衛生應急預案(試行)》和《國家環境與健康行動計劃(2007-2015)》,但目前我國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特別是對我國不同地區氣候變化脆弱人群的特征掌握有限,這對我國順利貫徹應對氣候變化措施帶來了不利影響,妨礙了我國適應氣候變化的進程。因此,中國氣候變化與健康監測系統建設刻不容緩

第一,整合現有監測網絡,建立中國氣候變化與健康監測系統。開展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監測預警工作,建立疾病的氣候監測、預警預報實時業務系統,確保對公眾健康可能具有重大影響的疾病進行積極監測,有效地防止許多疾病和公共衛生問題因氣候變化而惡化、加劇。近期需整合全國現有氣象和健康監測能力建設網絡,拓展監測內容,初步建成國家級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健康監測網絡。

第二,加強中國氣候變化與健康脆弱性的評估與研究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從沿海、內陸和高原地區,選擇極端天氣事件和氣候敏感疾病頻發的典型區域,開展中國氣候與健康脆弱性的綜合評估,找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氣候與健康脆弱性評估方法,研制中國氣候與健康脆弱性指數,建立中國氣候與健康可視化動態決策支持系統,制定政府、社區和個人不同層次適應氣候變化的策略和措施,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決策依據。

第三,提高中國公眾對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的認知水平。我國急需選擇典型地區對全國各地公眾對氣候變化及其對健康的影響的認識水平進行調查,各地科普基地建設要充實有關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方面的科學知識內容,組織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科學知識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公交等活動,組織面向地方政府官員、大中小學師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社會公眾的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科普論壇和專題講座,爭取在各類教育和培訓內容中納入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方面的科學知識,從而提高中國公眾對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的認知水平。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