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4)》全文發布

2014-11-22 21:37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

2013年國際碳市場分散化、碎片化,國內碳市場建設全面提速


6.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4)》指出——

2013年國際碳市場分散化、碎片化,國內碳市場建設全面提速

綠皮書指出,自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以來,全球碳交易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根據世界銀行統計,2005年全球碳市場交易額為110億美元,到2009年規模迅速擴大了13倍,達1437億美元。受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等政策不確定性和金融危機的影響,2011年全球碳市場交易額到達頂點后在2012和2013年出現大幅下降,交易額也從2012年的107億噸下降到2013年的92億噸。

經過多年的實踐演變,國際碳市場的發展逐漸的形成了兩種模式,一是“自上而下”模式,由國際條約形成的統一碳市場,二是“自下而上”模式,各國獨立發展的國內碳市場。隨著京都模式的日漸式微,各國在各自碳市場的設計與運行過程中探索相互間連接,出現了以分散的碳市場為主,通過雙邊協議進行連接的中間模式。

目前,國際氣候談判的重點在于推進德班平臺,核心議題為是否要達成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減排協議,各方應承擔什么性質和力度的減排目標,最早將在2015年底的巴黎會議上達成減排協議。市場機制的談判方面,將對京都靈活機制進行優化性改革,但其未來走向很難通過這個平臺本身得到解決,另一方面,公約下新市場機制的推進也由于缺乏需求空間而難以找到出口。

2013年以來,中國國內碳交易市場建設的在試點與國家層面兩個維度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方面,七個碳交易試點先后正式啟動交易,使中國一舉成為碳排放配額規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場;另一方面,國家發改委正式啟動了自愿減排項目,公布了10個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指南,國家登記系統建設取得了進展,為建設全國統一碳市場打下良好基礎。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