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4)》全文發布

2014-11-22 21:37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

霾治理需要在外部和內在因素兩個方面采取措施


10.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4)》指出——

霾治理需要在外部和內在因素兩個方面采取措施

2013年是對中國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和關注度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一方面霾嚴重程度和出現頻次顯著增加,另一方面霾污染問題和治理關注度加大。中國氣象局建立的常規霧和霾天氣網絡化監測體系,主要包括能見度、相對濕度、霧和霾天氣現象等觀測,近些年來也開展對霧霾有重要影響的大氣氣溶膠的觀測和大氣環境質量PM2.5等的監測,基于風云3氣象衛星的霾監測和面積估計等產品也得到廣泛應用。

氣候變化背景下全球變暖和極端氣候事件增多是重要的事實,氣候環境尤其大氣環境質量也發生重要的變化。2013年,中國100?E以東地區平均霾日數為36天,比常年偏多29.2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近50年來我國霧和霾的時空變化特征具有以下四個主要特征:霾增霧減、東增西減趨勢;霾所占比例東南增西北減;持續性霾過程顯著增加;大城市比小城鎮霾日數增加明顯。可以說霾的增加與人類無序活動和非環保意識行為有直接關聯。

霾氣溶膠濃度局地變化可主要歸結于內因(污染源)和外因(氣象條件)兩個部分。在污染源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氣象條件的氣候變化作用對霾天氣的增加是有利的;在污染源總量不斷增加的條件下,霾天氣對氣象條件更加敏感。在外因中,水平輸送是重要因素,持續的霾污染事件與靜穩大氣的垂直結構、濕沉降與平均風速的低值區密切相關。

因此,霾治理對策也需要在外部和內在因素方面采取措施,氣象條件的變化主要以適應對策,霾污染源主要從減排等低碳行動著手,治理空氣污染關鍵在于加強以下5個方面工作。(1)政府引導、結構調整、減控防治相結合。(2)一體化監測、滾動化預警、科學化決策。(3)強化保護意識、實施論證制度、法制化先行。(4)全民參與、科普倡導、低碳綠色。(5)直面復雜局面、尊重自然規律、和諧協調發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