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發布題為《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加劇了非洲之角的干旱嚴重程度》(Human-InducedClimate Change Increased Drought Severity in Horn of Africa)的研究報告,來自肯尼亞、莫桑比克、南非、美國、荷蘭、德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合作評估人為氣候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非洲之角干旱的可能性和強度,以及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蒸發量增加如何加劇了干旱程度。研究發現,由于降雨量降低和全球氣溫升高導致的蒸發量增加,人為的氣候變化加劇了非洲之角的干旱嚴重程度。
該報告的主要結論包括:
(1)非洲之角南部,包括埃塞俄比亞南部、索馬里南部和肯尼亞東部部分地區,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短雨季(10—12月)以及2021年、2022年的長雨季(3—5月)的降雨量都低于平均水平。
(2)作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之一,非洲之角的家庭面臨著持續的食品匱乏和水危機、營養不良以及基本服務有限獲取
問題。持續的干旱使這些潛在的情況變成了嚴重的食物不安全。
(3)在目前的氣候條件下,長雨季的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是10年一遇的事件,短雨季的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是5年一遇的事件。長雨季的降雨量有減少的趨勢,而短雨季的降雨量有增加的趨勢。
(4)干旱年份連續出現了拉尼娜現象。短雨季的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與拉尼娜之間有很高的相關性??紤]到拉尼娜的影響,短雨季有變濕的趨勢。
(5)由于人為氣候變化,長雨季的降雨量減少的發生可能性已經增加1倍。短雨季的降雨量增加可以歸因于人為氣候變化。
(6)氣候變化使得干旱事件更加嚴重且更可能發生。保守估計,干旱事件發生可能性增加了約100倍。
(7)從事雨養農業、農牧混合經營和牧業的家庭對干旱極其敏感,當農作物和牲畜健康狀況下降時,他們是受影響最嚴重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