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國際綠色主權債券發展特點、影響及啟示

2023-5-29 09:39 來源: 金融時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綠色主權債券作為兼具資金籌集和政策導向功能的金融工具,能夠有效支持綠色生態領域發展,滿足綠色轉型投融資需求,其發展情況和重要意義值得關注。

  綠色主權債券的發展現狀和特點

  (一)全球發行規模迅猛增長,發達國家發行量占主導地位。綠色主權債券是以國家信用背書,由政府財政部門或其他代理機構以國家名義發行的綠色債券。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球已有23個國家(地區)發行綠色主權債券,發行規模累計約2115億美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增發行量335億美元。2021年和2020年發行規模快速增長,分別是上年同期的2.3倍和1.5倍。從區域來看,英德法等發達國家共發行1880億美元,占全球累計發行量逾89%;新興經濟體累計發行239.43億美元,僅占全球累計發行量的11%。

  (二)機構投資者是認購綠色主權債券的主力軍,其中穩健型投資者和歐洲投資者尤為突出。一是綠色主權債券的投資主體主要為機構投資者,波蘭和法國發行的綠色主權債券中,資產管理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養老金持有占比超過80%;二是考慮長期負債的現金流匹配,穩健型投資者格外青睞期限較長、安全性高、收益持久的綠色主權債券,如愛爾蘭、比利時和荷蘭發行的綠色主權債券中資產管理公司、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等穩健型投資者購買比例分別為52%、49%和65%;三是綠色主權債券投資者集中分布于歐洲地區。愛爾蘭、比利時和荷蘭綠色主權債券的投資者中位于歐洲的比例高達95%、75%和81%。

  (三)綠色主權債券尤其是發達國家發行的綠色主權債券,市場認可度較高。一方面,綠色主權債券市場認可度明顯高于其他普通國債。從公開披露信息來看,綠色主權債券的平均認購率約為5倍,高于普通國債1至3倍的認購率。例如,2020年9月,德國發行了一筆綠色主權債券和普通10年期國債,即綠色主權債券的孿生債券,前者認購率約5倍,而后者認購率僅為1.75倍。另一方面,由于債券框架一致性較高,發達經濟體發行的綠色主權債券認購率高于新興經濟體。發達經濟體大多遵循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發布的《綠色債券原則》制定綠色主權債券框架,各國發行框架大體一致,便于債券在二級市場交易流通。例如,愛爾蘭、比利時、荷蘭和意大利四國均遵循《綠色債券原則》制定綠色主權債券框架,四國綠色主權債券平均認購率約為5.6倍,其中意大利認購率高達9.4倍。而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基礎相對薄弱,多由世界銀行等多邊開發機構輔助發行綠色主權債券,部分國家暫未形成完整的、與國際通行標準一致的綠色主權債券框架,其市場認可度低于發達經濟體,平均認購率為4.1倍,其中尼日利亞認購率僅為2.2倍。

  (四)綠色主權債券存在綠色溢價現象,但綠色溢價較弱。一方面,債券綠色屬性明確,綠色溢價顯現。市場上近九成綠色主權債券由發達經濟體發行,報告評估制度較為完善,債券綠色屬性明確。同時綠色主權債券以國家信用背書,違約風險較低,投資者愿意接受較低收益率,降低了發行者融資成本,體現了債券的綠色溢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4個主權國家發行的23只獨立貼標主權債券中,有9只債券出現綠色溢價,占比達39%。另一方面,綠色主權債券的綠色溢價幅度較小,多在3個基點以內。投資者愿意為綠色債券支付的價格與傳統債券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歐洲金融市場協會表示,歐洲綠色債券市場的綠色溢價從2020年的超過9個基點逐漸縮減到目前的1至2個基點。據法國國庫署研究數據顯示,2021年3月,法國一筆發行金額為70億歐元、期限22年、票面利率1.75%的綠色主權債券的平均綠色溢價為2.5個至3個基點。

  各國發行綠色主權債券的重要意義

  (一)支持國家整體發展戰略。一方面,引導資金轉向可持續項目,支持國家碳中和戰略。《巴黎協定》簽訂以來,多國政府已公布減碳及凈零排放的具體方案。綠色主權債券作為落實國家碳中和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充分發揮資金撬動和政策導向功能,引導資金流向可持續發展項目。例如,匈牙利在2020年3月啟動氣候保護行動計劃,同年發行綠色主權債券用于支持該項行動計劃;意大利在綠色主權債券框架中規定,募集資金約90%將分配給交通運輸減排、能源效率提升、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另一方面,部分新興經濟體運用綠色主權債券應對氣候變化。例如,斐濟作為典型島嶼國家,受極端天氣、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等氣候變化影響較大。2017年11月斐濟發行首只發展中國家綠色主權債券,以減緩氣候變化,增強氣候韌性。

  (二)促進本國綠色金融市場發展。一是增強市場流動性,豐富綠色金融工具。綠色主權債券以國家信用背書,安全性較高,為投資者提供了大規模的流動性工具選擇,促使資金從其他評級較低和流動性較差的債券中釋放出來。同時,豐富了市場上無風險資產種類,有助于形成更加專業多元的組合投資策略,促進創新型綠色金融工具的發展。二是通過綠色主權債券實踐加強了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例如,圣地亞哥證券交易所將智利綠色主權債券納入綠色和社會債券板塊中、立陶宛綠色主權債券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發行、印度尼西亞綠色主權債券納入彭博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綠色債券指數等綠色主權債券實踐豐富了證券交易所、數據供應商、承銷商、外部評審方等機構發行、管理、運用綠色主權債券的經驗與能力。三是拓寬投資者基礎,進一步釋放債券綠色溢價。綠色主權債券引入了不同地理區域、不同投資目的投資者,拓展了綠色投資者范圍,投資者的增加促使債券收益率降低,債券的綠色溢價逐步釋放。

  (三)提升綠色金融國際影響力。一是促進綠色主權債券框架在全球范圍的推廣及認可,提升綠色金融領域的影響力。歐洲國家通過制定綠色主權發行框架、發行歐元計價的綠色主權債券,推進ICMA《綠色債券原則》、歐盟《綠色債券標準(草案)》等標準在綠色主權債券的應用,大力提升歐洲國家在綠色債券標準和規則方面的話語權,推進歐元在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的廣泛運用。二是樹立綠色主權債券發行先例,提升國家聲譽。智利作為南美洲第一個發行主權綠色債券的國家,于2019年11月主辦了第25屆聯合國締約方氣候變化年度會議,在氣候融資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極大提升了智利在美洲綠色債券領域的影響力。三是推動更廣泛的國際合作。與常規債券相比,綠色主權債券為發行人帶來更廣泛的知名度,促進了各國債務管理部門之間,政府與證券交易所、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等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除了制度經驗層面國際合作外,國際合作的綠色項目也納入綠色主權債券支持范圍。例如,德國的綠色債券框架將國際合作的綠色項目納入認可項目中,協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綠色轉型。

  對我國的啟示及建議

  在“雙碳”目標下,我國綠色轉型步伐加快,綠色主權債券作為實現低碳轉型目標的重要融資工具之一,其功能不僅體現在為綠色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還拓展至促進綠色金融標準規則與國際接軌、在綠色金融領域展現我國影響力、對國際經貿合作形成長期影響等方面。雖然歐盟多國已發行綠色主權債券,但全球范圍內,綠色主權債券在規則標準、信息披露、統計認證等方面暫未形成一致共識。借鑒歐盟經驗,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主權債券框架,擇時推出我國綠色主權債券,進一步加強綠色金融領域國際合作,對順利實現“雙碳”目標戰略、彰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決心、提升綠色金融領域國際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一)借鑒歐盟綠色轉型經驗,制定和明確發行綠色主權債券的框架和標準。從公開披露信息來看,我國暫未出臺綠色主權債券的發行指引,暫無明確適用標準、信息披露及評估認證要求。建議參考歐盟經驗做法,采用國際應用最為廣泛的《綠色債券原則》,并結合國內綠色債券、公司債券等發行指引,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主權債券發行框架和標準,促進國內綠色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

  (二)探索發行首只綠色主權債券,強化綠色金融市場建設。截至2022年6月末,我國綠色債券存量規模居全球第二,綠色債券標準逐步規范,綠色債券市場日益完善,綠色主權債券發行基礎逐漸夯實。建議探索在香港或歐洲市場發行首只以人民幣計價的綠色主權債券,在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加強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的同時,豐富我國綠色金融產品,吸引多種類型投資者,滿足多樣化綠色資產配置需求,進一步完善我國綠色金融市場建設。

  (三)加強綠色金融領域國際合作,提升我國在全球綠色治理中的影響力。一方面以發行綠色主權債券為契機,加強與國內、國際金融機構合作,通過國際組織參與全球綠色治理,提高我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地位。另一方面,釋放積極信號,豐富綠色領域的雙邊對話交流機制,尋求中歐綠色合作新機遇,提高中國在全球綠色治理中的話語權。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