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天花板”已形成 碳市場為何沒啥反應?
總體利好,但對市場暫時沒有直接刺激,長遠來看會推動
碳市場發展
在中美發表這一聲明的同一周,我國7個
碳交易試點中,除重慶市場無成交外,各個試點的價格走勢平穩,中國宣布2030的碳峰值目標對市場沒有顯現出直接的刺激作用。
“這個消息沒有對二級市場產生影響是由市場的特殊情況決定的。首先,這7個試點目前的
減排目標和國家減排目標沒有掛鉤,未來國家目標如何落實還不清楚。而且,試點還面臨著向全國市場過渡的
問題,
政策具體設置還不明朗,企業還不能根據遠期情況來進行交易。其次,目前的試點均只有現貨交易,沒有期貨交易,驅動企業交易的要素主要是滿足政府明年的履約,企業也不能通過交易來進行遠期的
碳管理。因此,二級市場對這個消息沒有反應是正常的。”中創碳投分析師陳志斌說。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波認為,這個事件對我國碳市場的影響很難直接分析,但總體而言是更加利好了,這其中涉及到復雜的政治博弈,“政治談判跟市場發展還不太一樣”。
“天花板”形成對碳市場的直接影響是減排目標的設置。陳志斌說,目前我國仍然是以強度控制為主,并沒有強調排放量絕對值的下降。如果峰值來臨,那么就必須進行排放總量控制。這將對碳市場配額分配方法產生影響?!暗诙唐诰唧w能否刺激二級市場交易,則要看新的分配方法是否會改變原來的市場供需狀況。從長遠來說,實行總量控制的確能夠迫使企業
節能減排,推動碳市場的發展?!?/div>
“對美國而言,美國加州和東北部有兩個碳交易市場,發展比較蕭條。美國發表這番聲明讓各州意識到,美國政府對溫室氣體減排態度很嚴肅,這就使這兩個市場周邊的州不得不加緊決定是否使用碳交易的手段進行減排?!倍诺さ抡f,“中國的情況跟美國有相似點,中國的7個碳市場也相對冷清,聲明沒有直接作用于二級市場,企業和投資者都在進行觀望,期待國務院對此進行政策反饋?!?/div>
峰值目標的提出,表達了政府對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化的決心,而且有了一個中長期的政策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政府需要投入比現在更多的資源,采用更豐富的政策組合。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碳市場已經成為低碳政策的主流,因此,中國在確立峰值目標后也會加大力度建設國內碳市場,相關制度的出臺和落實都有可能加快。
目前,我國7個省市已開展
碳排放交易試點,按照《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將建成國內統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市場普遍預期,隨著相關制度設計及技術標準的完善,未來擁有碳排放指標的企業將通過交易體系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原標題:實現碳排放見頂路徑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