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揭牌儀式暨“構筑新興金融人才高地賦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學術交流于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滴水湖會議中心舉行。
交通銀行首席專家,交銀金租黨委書記、董事長徐斌在“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分會場做“綠色融資助力社會可持續發展”主旨演講。徐斌表示,近年來,綠色融資本
市場取得了快速發展,但對標對表新時代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目標,綠色融資領域依然面臨著各種內外部的制約與挑戰,亟需進一步理清發展脈絡,破除發展障礙,更好地適配綠色經濟發展需要。
徐斌說,綠色融資領域呈現出從蓄勢到迸發、從單一到多元、從無序到規范、從探索到接軌的發展態勢。同時,綠色融資發展也面臨規劃指導不足、協同監管不足、激勵約束不足、創新活力不足的困難與挑戰。對此,建議重點抓好“四個強化”。
一是強化統籌。建議針對“雙碳”目標,明確實施的“路線圖”,分解目標任務,構建責任清單,為深入推進綠色融資發展提供可靠
政策依據。同時,出臺脫碳
減排具體行動方案,建立試點區域或重點行業,健全政策模板和“工具箱”,不斷完善梯度式解決和實施方案。
二是強化協調。建議以金融監管體系改革為契機,強化綠色融資監管體系協調統一,健全跨細分市場跨金融產品標準。同時,強化金融監管與行業監管以及環保部門的協調,完善相應立法體系,加強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強制性要求,幫助金融機構發揮資源配置和價格發現功能。
三是強化激勵。建議完善
碳排放核算、報告與核查相關機制,強化基礎功能設施建設,為綠色融資生態的建立提供閉合的基礎信息平臺。同時,提升
碳市場價格杠桿功能和市場活躍度,加強財政扶持,加大再貸款和
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支持力度、覆蓋面與穿透性,研究碳收益的分配共享機制,形成價格發現和傳導機制,讓參與主體均得到相應回報。
四是強化適配。金融機構要加強對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研究,理解把握運營模式和商業邏輯,用產業化思維開展研究并參與綠色項目建設中,形成融資監測評價體系。同時,加強專業能力建設,強化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適配融合。結合資源稟賦,推動產融深度結合,優化產品與服務模式,健全基于行業產業特點的融資產品創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