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伊朗氣候問題與人口遷移

2023-5-17 15:40 來源: 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 |作者: 樊凡

伊朗國土面積雖然很大,但高原和山地居多,且極度干旱缺水,雖然石油產量大,但土地并不肥沃,只有西部和北部是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北部里海沿岸是伊朗最平坦土地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那里坐落著多個重要城市。伊朗中部和東南邊是大片的卡維爾鹽漠和盧特荒漠。干旱、沙塵暴等是伊朗長期面對的嚴重自然災害。2023年1月,伊朗裔學者、中東研究所、國際伊朗研究所專家巴納夫謝·凱努什在中東研究所智庫上發表了一篇題目為《伊朗日益嚴重的氣候移民危機》的文章,指出伊朗長期以來因為氣候變化問題造成的嚴重干旱以及政府的政策規劃問題導致國內人口遷移問題加劇,對國家邊境安全、首都德黑蘭的發展等都造成了嚴重影響,并提出了解決思路和政策建議。

一、水資源短缺引發大規模移民

近三年來伊朗國內頻發的干旱等自然災害造成了目前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并對國家安全、首都德黑蘭的規劃和長期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基于有限的統計數據可知,當前伊朗境內因氣候問題引發的民眾遷移問題非常突出。

2021年預計有4.1萬名伊朗人由于氣候干旱、沙塵暴、洪水和土地退化而被迫離開家園,僅沙塵暴一項就迫使2300多人遷徙他地。當年夏天伊朗遭遇了過去50年間最嚴重的干旱,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的人口遷移速度,導致大量農村居民被迫遷移至城市郊區的定居點。2022年,更強烈的熱浪進一步加劇了國內季節性移民的長期趨勢;同時發生的洪水和暴風雨等自然災害也大大增加了城鎮地區被迫遷移的人數,在這些城鎮地區政府投資并實施的應對氣候變化措施往往收效甚 微。2023年1月,伊朗官方證實由于目前水壩的水位已降至極低水平,全國270個城市正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在過去的20年間,伊朗國內由于氣候原因民眾遷移的規模增加了10倍,如果按照當前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未來幾年這一問題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后果。早在2015年,伊朗農業部長己就水資源短缺的潛在危機敲響了警鐘:如果不解決當前的氣候問題,大約70%的人口即近5000萬伊朗人最終可能會被迫離開伊朗。據估計,伊朗國內近8800萬人口都將會遭受氣候變化和全球氣溫上升所帶來的嚴重影響。

二、民眾大規模遷移的主要原因

年平均降雨量下降、平均氣溫上升等氣候變化以及嚴重的水資源缺乏是導致伊朗國內人口遷移的主要驅動因素。目前伊朗國內受氣候影響民眾遷移最多的省份包括胡澤斯坦、洛雷斯坦、伊斯法罕、哈馬丹、克爾曼、亞茲德、錫斯坦和俾路支省。

由于長期存在干旱問題,在伊朗的一些地區有一些存在已久的移徙路線:例如,以伊朗西南部的科吉盧耶—博韋艾哈邁德省為起點,向北出發穿過胡澤斯坦省,或者向東部和東南部延伸。移民通常會選擇遷移至氣候條件較好的地區,但他們仍可能繼續遭遇環境惡化。查巴哈縣位于伊朗東南部、波斯灣沿岸的錫斯坦和俾路支省。由于氣候變化,該地區越來越多的人被迫遷移至城鎮邊緣地區。隨著伊朗南部干旱災害日益頻發,也有更多的人口開始遷移至該國北部地區。

受破壞土壤表層結構的旋風影響,伊朗中部沙漠地區面臨地下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威脅。這促使該地區許多居民要么遷移至北部的里海地區,要么選擇前往位于伊朗中北部的首都德黑蘭。據估計,在過去的20年間德黑蘭每年都會增加20—25萬常住人口。目前,伊朗近8800萬人口中有75%的人居住在不到40%的土地上,即該國西部和北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半個世紀前伊朗3000萬人口中有60%的人居住在這一地區。然而,近些年來由于森林砍伐加速、荒漠化程度不斷加深,以及破壞性的環境對策和高耗水的生產模式,使該地區的地下水資源正面臨巨大壓力,并可能導致地方性的水資源危機。

但伊朗國內的人口遷移并不是一個新現象,氣候變化只是一系列驅動因素之一。1963年政府的土地改革法案和隨后的石油經濟繁榮導致了大量的國內移民。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和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加速了農村地區向城市地區的人口遷移,伊朗的城市地區成為那些追求政治激進主義和尋求就業機會人群的主要目的地。在過去30年間,伊朗境內累計出現了100多萬人次的遷徙流動,致使1996—2011年間伊朗的農村人口減少了5% 。

為了保障全國糧食安全,胡澤斯坦省等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實行了農業模式變革,轉向種植耗水量更高的大米、小麥和甘庶等農作物。與此同時,該地區持續加速水力發電大壩的建設,并不斷 向全國其他地區的工業項目(包括鋼鐵廠)調水。這一系列措施直接導致了該地區出現水資源嚴重短缺。為努力減輕城市地區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壓力,伊朗政府優先選擇向大城市調水,這無疑也加速了可再生水資源的迅速枯竭。這些因素與氣候變化一起,大大加劇了伊朗國內人口遷移。

三、居民遷移的經濟和安全影響

長期的人口遷移正逐漸重塑著伊朗這個國家。邊境地區對于維護伊朗的領士完整和國家統一的地理結構至關重要。然而,近年來氣候變化和經濟因素推動的大規模移民使得邊境許多地區的人口大量減少,這個趨勢可能會對伊朗的國家安全產生不利影響。此外,人口遷移也不利于維護社會穩定。2021年7月的移民浪潮曾在西南部胡澤斯坦省、首都德黑蘭等地區引發了大規模針對水資源缺乏的抗議活動。這一趨勢對地方經濟和國家宏觀經濟產生了連鎖反應,影響到了從就業模式到糧食安全等各類問題。德黑蘭快速的人口增長導致首都的城市發展極不平衡,并引發了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大大降低了該城市的宜居程度。一位市政府官員透露,德黑蘭的人口正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并將在20年后達到1500萬。還有數據預估德黑蘭人口的年增長率更高,甚至可以達到每年60萬人,且主要是由其國內其他地區移民構成的。2022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德黑蘭近2/3的人口出生在其他城市,而其郊區的常住人口相當于其他15個省份的人口總和。

鑒于伊朗國內氣候遷移問題的嚴重性,該國所有地區都或多或少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然而,這遠遠不是伊朗一個國家的問題。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至2050年,由于氣候變化,全球將有超過2億人被迫在本國境內進行遷移。


紀實攝影師Mohammad Baghal Asghari在伊朗南部克爾曼省拍攝了一組名為“被遺忘的干枯之地” 的照片,反映了長達30年的干旱對該省造成的毀滅性影響以及氣候變化給伊朗其他一些地區帶來的干旱及對地球造成的影響。(圖片來源:環球網)

四、關于解決問題的建議

目前,盡管伊朗因為水資源缺乏等原因導致的遷移問題已十分嚴重,但政府明顯對這一問題缺乏 相關數據和應對策略。因此,伊朗專家敦促政府積極解決這一問題,并為作為主要移民目的地的城市地區提供適當的應對政策和相關資源。

長遠來看,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是借鑒伊朗傳統的環境友好型建筑和城市規劃實踐,通過有效利用土地、能源和水資源來最大限度地適應氣候變化。例如,伊朗東部貢納巴德的傳統民居通常包括一個四周有窗戶和屋頂的內院,旨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然光和空氣流動,而臨街的墻壁則可以抵御沙塵暴。庭院周圍的房間被設計的能夠適應不同的季節:一些房間適用于寒冷的天氣,另一些房間則適合溫暖的天氣。這些伊朗傳統民居往往并排修建在密集狹窄的住宅區小巷中,以抵御沙塵暴或旱季極端的氣候變化。如今,這樣的區域規劃還有助于鼓勵人們步行、騎自行車或騎摩托車,而不是開私家車。

坎兒井系統是適用于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地下水渠網絡,橫跨鄉村田野、城市街道和小巷。全面恢復該水利系統將有助于實現自然水源流動,同時可以防止因氣候變化引發的洪水。事實上,在亞茲德這樣的城市,與現代建筑相比傳統建筑能夠更好地抵御洪水。這得益于倒置的內院結構、無窗的臨街墻壁和在圓狀屋頂上建造的自然空氣過濾裝置等設計特點。

考慮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以及緩解這些后果的潛在方法,伊朗國內各個地區都可以通過使用上述各種本土化策略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這些策略還可以通過改進對城市和農村地區天然地下水流動的處理以及遏制洪水泛濫來改善土壤。歸根結底,城市規劃實踐的目標應該是在自然環境、氣候挑戰和建筑設計之間取得平衡。只有這樣現代城市環境才能真正適應氣候變化,并幫助由于氣候問題移民當地人們在一個環境可持續的新棲息地安家。

(作者,樊凡,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是對相關研究報告的編譯,與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立場無關。引用、轉載請標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