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芯片級的可信安全技術和國密算法,可實現單臺車輛的精確碳計量。5月9日,
江蘇擎天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重磅發布“車載碳計量安全終端及車聯網碳資產運營平臺”,賦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碳達峰、
碳中和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機遇,電池、原材料、生產制造等汽車全生命周期的
碳足跡成為關注焦點。將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可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擎工互聯總經理吳炎介紹,車載碳計量安全終端采用獨立、安全的數據采集鏈路,建立物聯網實時采集能力體系,并從基礎硬件、到操作系統、中間件、通訊協議,實現國產化替代。
“車載碳計量安全終端配套芯片級的可信安全技術和國密算法,是全球行業前列、安全可信的芯片級碳計量技術應用,能夠實現單臺車輛的精確碳計量。”吳炎說。
此外,該產品還開發了碳
減排的“普惠式、資產化”的多場景應用,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汽車LCA碳
認證體系。“除能滿足
碳排放源頭數據實時采集和碳排放量(減碳量)實時計算的兩方面基礎需求外,還能夠自動生成碳排放報告,兼備碳排放報告的數字化認證能力,以及減碳量資產的普惠應用能力。”吳炎表示,對于出口的新能源車輛,通過碳計量安全終端能夠科學核算出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打通國際
第三方認證機構服務鏈路,在線提供專業的碳認證,為出口車企應對綠色貿易壁壘提供碳數據支撐。
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個人出行、城市客運、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港口和礦山
運輸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碳普惠已然成為車聯網連接
交通運輸各要素下的重要場景。“準確核算量化,及時兌現激勵,使高頻次、小減排量的交通減碳場景納入公益性碳普惠成為可能。”吳炎說。
據悉,本次發布車載碳計量安全終端由擎工互聯與中電互聯下屬企業中電車聯聯合研發,并于5月6日獲得江蘇省科技成果評價會的評定,填補國內空白,總體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