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歐盟碳關稅、
碳交易體系改革等一攬子
減排計劃立法完成并進入過渡期,有望推動我國碳交易體系加速與歐洲對標,帶來垃圾焚燒、再生資源、碳監測板塊的投資機會。
摘 要
歐盟碳關稅的“前世今生”:源于歐盟碳交易體系改革等一攬子減排計劃,立法進程已經完成。2021年,歐盟委員會提出“Fit for 55”減排一攬子計劃,目標至2030年相較1990年降低55%
碳排放。一攬子計劃中,包含設立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歐盟碳交易體系改革、設立氣候基金等。2023年4月,歐盟理事會投票通過一攬子計劃5項法案,正式完成立法進程。待歐盟理事會與歐洲議會共同簽署并公布后,將進行生效。
歐盟碳關稅將于2023年10月進入過渡期,2026年正式實施。1)時間進程方面,碳關稅將于2023年10月進入過渡期,2026年1月開始正式施行。2)覆蓋行業方面,首批納入碳關稅的行業為:
水泥、
鋼鐵、鋁、肥料、
電力、氫。3)向歐盟出口納入行業的產品的生產商應當上報產品碳密度,歐盟內的主體只能進口已申報CBAM的產品。每個季度,申報主體應當將下一年度的以下信息上報:①進口產品的總量,②產品對應的碳密度,③扣除生產國已計量的碳排放量后,最終需要申報的CBAM證數量。4)價格方面,歐盟委員會設立中央登記以及結算機構,每日對CBAM進行出售、回購等操作。CBAM根據EU ETS每周拍賣均價進行定價。
歐盟碳關稅推動我國加速與之對標,碳交易有望量價齊升,行業擴容提速可期。目前我國CEA周成交均價低于歐盟碳價,且僅納入電力行業。隨著碳關稅立法進程推進,我們預計我國將加速對標歐盟對免費配額發放的限制,CEA價格有望提升。同時,在CBAM于2023年10月起進入過渡期后,我國碳
市場將加速納入高排放行業,豐富碳交易產品,完善碳交易體系價格發現機制。這樣的背景下,碳交易有望實現量價齊升。
投資建議:歐盟碳關稅、碳交易體系改革
政策落地,碳關稅將于2023年10月進入過渡期。第三國已支付碳排放可對碳關稅進行抵減,我國碳交易體系將加速對標歐洲,碳交易量價齊升可期。帶來三個層次的投資機會:1)碳交易體系與歐盟對標背景下,
ccer重啟在即,有望提升垃圾焚燒公司盈利能力,改善現金流情況,推薦央、國企垃圾焚燒龍頭三峰環境、瀚藍環境、綠色動力、光大環境。2)碳關稅利好具備隱形碳稅創造能力的再生資源板塊:①再生油:推薦卓越新能,受益標的山高環能、嘉澳環保、聯泰環保;②再生塑料:推薦三聯虹普,受益標的英科再生;③再生金屬:推薦高能環境,受益標的浙富控股。3)
碳市場擴容有望釋放碳排放監測需求,推薦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EMS龍頭雪迪龍,受益標的聚光科技、藍盾光電。
風險提示:行業政策變化、項目進度低于預期等。
正 文
1. 歐盟碳關稅的“前世”:自2021年開啟一攬子減排計劃立法進程
歐盟于2021年開啟碳關稅、碳交易體系改革等一攬子減排計劃立法進程,目標2030年減排55%。
2019年,歐盟委員會提出《歐洲綠色協定》,明確歐洲2050年
碳中和承諾,著手制定減排改革的細則 。
2021年,歐盟委員會提出“Fit for 55”減排一攬子計劃,目標至2030年相較1990年降低55%碳排放。一攬子計劃中,包含設立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歐盟碳交易體系改革、設立氣候基金、可再生能源指令與能源稅指令修訂等。
2023年4月,歐盟理事會投票通過一攬子計劃5項法案,正式完成立法進程。待歐盟理事會與歐洲議會共同簽署并公布后,將進行生效。
碳關稅
歐盟為防止碳泄露風險,即高排放行業轉移至無
碳減排措施生產國造成的碳排放,提出向沒有在生產國支付碳排放價格的高碳密度產品征收碳關稅的政策。CBAM將逐步與歐盟碳交易體系在碳排放定價、覆蓋的高排放行業協同。
歐盟碳交易體系(EU ETS)自2005年設立,已通過設立碳配額發放上限、控制碳配額市場流通量的方式減排41%。本次一攬子減排計劃通過納入航運、陸運、建筑行業,未來2年內減少1.17億噸碳配額發放等免費碳配額削減措施,將2030年EU ETS減排體量由43%提升至62%。
2008年起,航空碳配額(EUAA)納入歐盟碳交易體系,與其他高排放行業碳排放配額(EUA)相獨立,因此削減航空碳配額免費發放的計劃與歐盟碳配額計劃有所不同。本次一攬子計劃將從2026年起逐步削減免費發放的EUAA,同時開始儲備兩千萬份EUAA用于鼓勵使用生物質航煤的航司。
設立減排氣候基金
歐盟將通過碳交易體系改革獲得的超650億歐元收入用于支持成員國減排計劃,基金將于2026至2032年期間運作。
2. 歐盟碳關稅的“今生”:正式落地,2023年10月進入過渡期
歐盟碳關稅經過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歐盟理事會多層立法流程,正式落地。2021年7月,歐盟委員會正式公布CBAM草案,立法進入第一階段。后續歐洲議會經環境專項委員會與歐盟理事會協商,對于過渡期與施行期開展時間表、碳關稅定價、覆蓋行業經過多輪修訂后,最終于2023年4月由歐盟理事會投票通過,立法進程基本完成。根據歐盟立
法規則,歐盟理事會與歐洲議會共同簽署并公示后,歐盟碳關稅將正式立法。
覆蓋行業
首批納入碳關稅的行業為:水泥、鋼鐵、鋁、肥料、電力、氫,其中水泥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電力造成的間接碳排放亦需計入水泥產品的碳密度,其余納入碳關稅的產品目前無需計入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電力產生的間接碳排放。
時間進程
碳關稅將于2023年10月進入過渡期,2026年1月開始正式施行。
約束性
向歐盟出口高碳排放密度產品的生產商應當上報產品碳密度,歐盟內的主體只能采購已申報CBAM的產品。
申報內容
CBAM以電子證書的形式發放,每張證書對應產品中一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個季度,申報主體應當將下一年度的以下信息上報:1)進口產品的總量,2)產品對應的碳密度,3)扣除生產國已計量的碳排放量后,最終需要申報的CBAM證數量。
定價機制
歐盟委員會設立中央登記以及結算機構,每日對CBAM證書進行出售、回購等操作。CBAM證書價格根據EU ETS每周拍賣均價進行定價。
我國是向歐盟出口總值最高的國家,CBAM首批納入行業占我國向歐盟出口總額比例約為4%。據歐盟委員會統計,2022年我國向歐盟出口6.26億歐元,占歐盟進口總值21%。根據我國海關總署,2022年1-12月,我國向歐盟出口總值為37億元,其中肥料、鋼鐵及其制品、鋁及其制品、水泥出口總值占總出口總值約4%。
3.海外效仿歐盟設置關稅應對碳泄露風險,英國與歐盟開展碳關稅合作
英國與歐盟開展碳關稅政策合作,目前立法草稿進入征求意見期。英國為實現2030年減排68%目標,同時防止碳泄露風險影響減排進度的風險,與歐盟開展合作,于2022年開啟制定本國碳關稅計劃。本次公開征求意見窗口期至2023年6月,后續根據征求意見細化細則。
英國目標與歐盟碳關稅推進時間線基本同步,覆蓋行業基本相同。由于英國碳排放系統配額交易體系與歐盟碳交易體系大體相同,具備碳關稅政策合作的基礎,因此英國計劃與歐盟同步推進碳關稅政策。目前征求意見稿計劃于2025年發布相關的排放計量標準,2026年正式實施UK CBAM。本次征求意見稿初步將英國碳泄露風險較高的行業納入碳關稅覆蓋行業,與歐盟碳關稅相比基本相同,新增了
玻璃、
造紙、部分
有色金屬、非金屬礦石等行業。
4.我國碳市場有望加速擴容,實現量價齊升
我國目前碳價格低于歐盟碳價,僅納入電力行業,交易產品為碳配額現貨。1)價格方面,2023/4/17-4/21,我國CEA周成交均價50.24元/噸,歐洲能源交易所EUA現貨收盤價為87.26歐元/噸,我國碳市場低于歐盟碳價。2)覆蓋行業方面,全國碳市場自2021年7月上線,首批交易主體為約2000家電力企業。EU ETS自2005年啟動至今已進入第四階段,已納入了電力、鋼鐵、鋁、水泥、
陶瓷、造紙、玻璃、航空等高排放行業。3)交易產品方面,全國碳市場可進行碳配額現貨交易,允許
碳信用產品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用于配額清繳抵消。EU ETS在現貨市場的基礎上,設置碳期貨產品,產品較我國碳市場更為豐富。
CBAM將推動我國碳交易加速對標國際,我國碳市場有望加速納入高排放行業。隨著碳關稅立法進程推進,我們預計我國將加速對標歐盟削減免費配額發放的措施,CEA價格有望提升。同時,在CBAM于2023年10月起進入過渡期后,我們認為,全國碳排放交易預計將加快納入地方試點交易所已覆蓋的高排放行業,并將地方交易所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統一管理,形成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價格。
5.投資建議
歐盟碳關稅、碳交易體系改革政策落地,碳關稅將于2023年10月進入過渡期。第三國已支付碳排放可對碳關稅進行抵減,我國碳交易體系將加速對標歐洲,碳交易量價齊升可期。帶來三個層次的投資機會:1)碳交易體系與歐盟對標背景下,CCER重啟在即,有望提升垃圾焚燒公司盈利能力,改善現金流情況,推薦央、國企垃圾焚燒龍頭三峰環境、瀚藍環境、綠色動力、光大環境。2)碳關稅利好具備隱形碳稅創造能力的再生資源板塊:①再生油:推薦卓越新能,受益標的山高環能、嘉澳環保、聯泰環保;②再生塑料:推薦三聯虹普,受益標的英科再生;③再生金屬:推薦高能環境,受益標的浙富控股。3)碳市場擴容有望釋放碳排放監測需求,推薦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EMS龍頭雪迪龍,受益標的聚光科技、藍盾光電。
6.風險提示
行業政策變化、項目進度低于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