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歐盟碳關稅、
碳交易體系改革等一攬子
減排計劃立法完成并進入過渡期,有望推動我國碳交易體系加速與歐洲對標,帶來垃圾焚燒、再生資源、碳監測板塊的投資機會。
摘要
歐盟碳關稅的“前世今生”:源于歐盟碳交易體系改革等一攬子減排計劃,立法進程已經完成。2021年,歐盟委員會提出“Fit for 55”減排一攬子計劃,目標至2030年相較1990年降低55%
碳排放。一攬子計劃中,包含設立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歐盟碳交易體系改革、設立氣候基金等。2023年4月,歐盟理事會投票通過一攬子計劃5項法案,正式完成立法進程。待歐盟理事會與歐洲議會共同簽署并公布后,將進行生效。
歐盟碳關稅將于2023年10月進入過渡期,2026年正式實施。1)時間進程方面,碳關稅將于2023年10月進入過渡期,2026年1月開始正式施行。2)覆蓋行業方面,首批納入碳關稅的行業為:
水泥、
鋼鐵、鋁、肥料、
電力、氫。3)向歐盟出口納入行業的產品的生產商應當上報產品碳密度,歐盟內的主體只能進口已申報CBAM的產品。每個季度,申報主體應當將下一年度的以下信息上報:①進口產品的總量,②產品對應的碳密度,③扣除生產國已計量的碳排放量后,最終需要申報的CBAM證數量。4)價格方面,歐盟委員會設立中央登記以及結算機構,每日對CBAM進行出售、回購等操作。CBAM根據EU ETS每周拍賣均價進行定價。
歐盟碳關稅推動我國加速與之對標,碳交易有望量價齊升,行業擴容提速可期。目前我國CEA周成交均價低于歐盟碳價,且僅納入電力行業。隨著碳關稅立法進程推進,我們預計我國將加速對標歐盟對免費配額發放的限制,CEA價格有望提升。同時,在CBAM于2023年10月起進入過渡期后,我國碳
市場將加速納入高排放行業,豐富碳交易產品,完善碳交易體系價格發現機制。這樣的背景下,碳交易有望實現量價齊升。
投資建議:歐盟碳關稅、碳交易體系改革
政策落地,碳關稅將于2023年10月進入過渡期。第三國已支付碳排放可對碳關稅進行抵減,我國碳交易體系將加速對標歐洲,碳交易量價齊升可期。帶來三個層次的投資機會:1)碳交易體系與歐盟對標背景下,
ccer重啟在即,有望提升垃圾焚燒公司盈利能力,改善現金流情況,推薦央、國企垃圾焚燒龍頭三峰環境、瀚藍環境、綠色動力、光大環境。2)碳關稅利好具備隱形碳稅創造能力的再生資源板塊:①再生油:推薦卓越新能,受益標的山高環能、嘉澳環保、聯泰環保;②再生塑料:推薦三聯虹普,受益標的英科再生;③再生金屬:推薦高能環境,受益標的浙富控股。3)
碳市場擴容有望釋放碳排放監測需求,推薦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EMS龍頭雪迪龍,受益標的聚光科技、藍盾光電。
風險提示:行業政策變化、項目進度低于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