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同時擁有經濟大國、能源生產消費大國、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等眾多“大國”頭銜的國家不多,美國和中國無疑是最為主要的兩個,而兩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總排放量的約一半。
為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中美合作領域中,氣候能源
問題逐漸成為一個新的重點。中美雙方12日在
北京發布《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美國首次提出計劃于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
減排26%—28%的全經濟范圍減排目標并將努力減排28%,刷新美國之前承諾的2020年要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17%的目標。
中方則首次正式提出,計劃2030年左右中國二氧化
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這也意味著中國未來的排放將會有“天花板”,因此也必將進一步加快可持續發展的腳步,推廣綠色能源的使用,并降低碳排放強度。
多年來全球氣候談判大會試圖談成的事,中美兩國此次率先實現了突破。這一聯合聲明,向世界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即兩國愿意而且準備好就這些重要目標攜手工作,給全球做榜樣。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表聲明,稱此舉為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達成新協議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次聲明高調突出了應對氣候變化在兩國關系中的作用,許多專家認為,這并非心血來潮。
俗話說,贏在細節,但中美兩國國情不同,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在一些領域的意見和利益也有所區別,兩國的氣候合作可以做得更實更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