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天氣持續變暖,高溫干旱大風等極端天氣呈現多發并發態勢,全球已進入新一輪森林大火爆發期。”4月13日,國家林草局防火司二級巡視員劉躍祥在國家林草局例行發布會上說。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春季我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據氣象部門預測,春季前期西南和華北、東南林區火險等級高,春季至初夏高火險區域總體呈現由南向北疊加分布,東北、
內蒙古林區火險等級逐步抬升,總體防火形勢比較嚴峻。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2)》顯示,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中國最暖的時期;2021年,中國地表平均氣溫較常年值偏高0.97℃,為1901年以來的最高值。氣溫持續升高,發生極端天氣的可能和頻率大幅增加且精準預測十分困難。
劉躍祥在會后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趨勢再加上我國森林的可燃物載量逐年增大,所以火災的防范風險比較大,再加上當下時節喪葬、祭祀等民俗用火,燒荒、煉山等農事用火,林牧區生活用火等火災隱患依舊很大,失火跑火時有發生。另外,隨著林區經濟和森林旅游的快速發展,進山生產作業、旅游度假的人員不斷增多,野外生產生活用火、慶典民俗用火相互交織,春節、清明、五一等節假日的防火難度更為突出,極大增加了安全隱患。
此外,我國有漫長的陸地邊境線,中俄、中蒙、中哈、中朝、中印、中越、中緬等邊境一線外方森林草原火災時常威脅我方安全。如近期發生的蒙古國邊境草原火災。
劉躍祥表示,總體上人為火在我國火災占比中仍然較大,目前火源管控依然是森林防火的一大挑戰,國家林草局已把人為火的管控作為重點,加強責任落實,只要人為火管住了,森林火災的風險將大大降低。
在森林雷擊火高發的大興安嶺,受極端天氣影響,森林防火形勢也極為嚴峻。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春防期間氣溫較常年略高,降水偏少,且時空分布不均勻,大風日多于常年,而且極端天氣發生概率較高。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會平說:“往年一般發生在5月中旬以后的干雷暴,在今年3月22日便發生了32次,其中云地閃6次,這種情況極為罕見,森林火險等級總趨勢較高。”此外,受林內人員流動量大、林下可燃物載量高、林道路網密度低、干雷暴活動頻繁、大型裝備短缺等客觀因素影響,森林防火形勢極為嚴峻。
劉躍祥表示,針對大興安嶺發生頻率較高的雷擊火,國家林草局已經開展了科技攻關,對雷擊火進行預測預警,并及時派人去現場核查,這樣一旦產生雷擊火可以早發現早處置以防范大的火災。
針對當前春防形勢,劉躍祥介紹說,國家林草局已在動員部署、壓實各級責任、強化監測預警、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加大資金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攬子措施,將以更高的標準抓好各項工作,全力以赴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災重大風險。他也提醒廣大公眾,珍惜林草資源,增強防火意識,堅決杜絕野外違法用火,為維護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筑起平安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