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海南省檢察院第一分院(下稱海南檢察一分院)在對一起濫伐林木案審查起訴時,依托海南
碳匯資源優勢及自貿港碳匯交易新興
市場便利,引入購買林業碳匯修復受損生態環境的做法。
據介紹,林業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濃度的過程、活動或者機制。購買碳匯修復受損生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補植復綠等傳統生態修復方式植被成長周期長、日常管護難等
問題,是一種便捷高效的替代性修復手段。
2022年12月,瓊海市某基地為了平整土地,需要清理基地內的桉樹和木麻黃樹,被告人王某、李某購買了這片林木。兩名被告人在未辦理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砍伐林木13株,林木立木蓄積量24.8立方米。海南檢察一分院在審查起訴該案過程中,主動對接省林業局、省林科院,對購買林業碳匯修復生態的做法進行充分論證后,依托海南省臨高縣林業碳匯交易平臺,在兩名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的情況下,適用購買林業碳匯修復受損生態環境的做法。經專業機構測算,兩名被告人的行為造成林業碳匯損失量為38.9噸。隨后,王某、李某分別出資1980元購買了碳匯,專項用于碳匯林項目建設,彌補受損的生態環境。
據了解,海南檢察一分院將以此案的辦理為切入口,由個案向類案延伸,由森林碳匯向海洋碳匯拓展,積極推動建立與林業、海洋、公安、法院等部門在碳匯生態司法修復工作的銜接機制,以法治自覺、檢察自覺服務海南“雙碳”目標及生態環境世界一流的自貿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