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受到廣泛關注。多位代表委員就如何推進CCUS產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
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永生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近年來,我國CCUS產業穩步發展,但相較于龐大的
碳排放總量,CCUS項目規模還比較小,部分關鍵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成本很高,限制了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同時,作為引導企業發展新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工具,國家核證自愿
減排(
ccer)機制2017年起暫停實施。我國已發布CCER
方法學200多個,但CCUS項目有關方法學仍是空白。“在既無方法學也無交易機制的情況下,CCUS項目經濟性難以得到保障,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需要加大
政策支持力度。”他說。
為此,馬永生建議,一是重啟并打造全國統一的CCER
市場,將CCUS項目盡快納入并讓更多
碳減排項目參與
碳市場,同時完善相關配套機制,充分激發企業開展自愿減排項目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降低控排企業碳市場的履約成本。二是研究并發布CCUS方法學,從國家層面組織開展CCUS方法學研究,或對企業開展的方法學研究進行認定并盡快發布,推動CCUS項目獲得碳減排量,提升項目經濟性,推動CCUS項目規?;?、效益化發展。三是參考國際經驗出臺支持政策,加快完善CCUS行業規范、制度
法規框架體系以及技術規范,出臺CCUS量化核證國家標準,并參考國際經驗,探索制定面向
碳中和目標的CCUS稅收優惠和補貼激勵等支持政策。
就推進CCUS產業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勝利油田總經理聶曉煒提出三條建議。一是制定國家CCUS產業科學規劃。針對不同區域條件,重點部署CCUS+深地空間儲能和資源開發利用、CCUS+風光電、CCUS+氫能、CCUS+生物質能等前沿和儲備性技術攻關應用,聚焦全產業“捕輸用封”,形成全國一盤棋、區域一體化。二是試行CCUS“鏈長制”運營模式。以重點項目和示范企業為“鏈長”牽引,示范培育CCUS產業鏈,形成系列技術標準體系,有序推動各優勢區域盡快形成產業集群效應。三是構建CCUS國家碳排放交易體系。探索創建國家CCUS
碳匯核查、監測、計量標準,量化CCUS減碳固碳價值;構建CCUS國家碳排放、綠色交易體系,加快推進CCER重啟。
“加快重啟CCER交易市場對我國碳市場建設意義重大?!比珖f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上海
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院長黃震認為,在“雙碳”目標下,越來越多控排企業和非控排企業都有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的愿望和需求,CCER交易需求正不斷增長。
全國人大代表,金陵石化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張春生告訴記者,目前我國CCUS項目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中沒有明確分類,導致項目在準入限制及行政審批中存在阻塞的情況。對此,他建議有關部門綜合評估CCUS項目的安全環保特性,加大相關基礎設施投入,引導企業主動發展綠色低碳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