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全國人大代表汪玉成:建議謀劃竹林碳匯綜合改革,推動竹產業、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3-6 10:07 來源: 中國經營網 |作者: 張家振

“18年來,余村按照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不移變靠山吃山為養山富山。”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安吉縣余村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表示,余村重新制定了發展規劃,開展了村莊環境整治,成立了“兩山”旅游公司,建起了礦山遺址公園,念好了“山字經”。

余村是“兩山理念”發源地。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省工作期間,首次在余村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此后,余村通過不斷探索踐行“兩山”理念,實現了從挖礦致富到綠色創富,以綠色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嬗變。

《中國經營報》記者日前從安吉縣宣傳部門采訪了解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汪玉成提交了《關于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給予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的建議》《關于全面深化竹林碳匯改革,推動縣域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等,將建議的重點聚焦竹產業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將竹產業納入國家級戰略新興產業

中國是世界上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2021年7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綱要》,竹材創新應用被列入新產業新業態加以培育。同年1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并提出“全面深度開發竹資源多種功能,打造竹產業全產業鏈,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有機銜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資源集約、節約、高效、循環利用”。

在汪玉成看來,新形勢下,科學合理利用竹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意義重大、十分必要、前景廣闊。

在構筑重要生態保護屏障方面,汪玉成表示,竹子枝繁葉茂,蓄水固土、釋氧固碳能力強,優質竹資源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減緩氣候變化、綠化美化國土,是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保護的關鍵組成部分。

同時,發展竹產業有利于助推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近年來,各地創新開展“以竹代塑”“以竹代氣”“以竹代木”“以竹代鋼”,發布竹產品碳足跡碳標簽,大力推廣應用綠色低碳循環的竹制品等,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

“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也是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汪玉成告訴記者,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大戰略背景下,以浙江省安吉縣為例,全域推進84萬畝竹林碳匯綜合改革,系統謀劃竹產業碳匯能力提升項目,構建了林地流轉—碳匯收儲—基地經營—平臺交易—收益反哺的全鏈閉環管理體系,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高效轉化,成為了山區跨越式發展、強村富民改革的樣本。

汪玉成表示,竹產業鏈前景廣闊。“竹產業應用廣泛,可塑性強、使用成本低,在解決核心技術的前提下,竹產業未來發展不可限量。比如說,近年來興起的竹纏繞復合材料,充分發揮了生物基材料的環保優勢,是國家重點推廣的節能減排產品,目前已應用到多個重點領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為更好地推進竹產業突破發展瓶頸、轉換發展方式、提升發展動能,汪玉成建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相關部委將竹產業納入到《“十四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進行分類規劃和組織實施,因地制宜擴大其在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的應用。“建議政府采購平臺將竹產品納入‘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強化示范推廣。”

在支持加大竹產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方面,汪玉成建議加快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10部委《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推動企業開展裝備改造和創新研發,加強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建議工信部牽頭編制竹產業“專精特新”企業服務指南,篩選龍頭企業并納入培育庫,加快推動竹產業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汪玉成還建議,支持竹產品加工企業項目新增氮磷排放物施行產業置換。“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等相關部委牽頭研究,允許區域內開展試點,對竹制品新建、擴建項目新增的氮磷等重點水污染排放物總量指標從試點區域內,通過置換、淘汰、關閉等方式取得,且按照不低于項目新增年排放總量的1.2倍實施減量替代,支持竹筍等綠色食品給予排污權指標保障。”

先行先試,全面深化竹林碳匯改革

據介紹,近年來,浙江省安吉縣聚焦“雙碳攻堅”“共同富裕”“數字化改革”等時代主題,直面竹產業發展難題,在做實竹產業補鏈延鏈強鏈的同時,以竹林碳匯為支點,通過規劃先行、機制創新、市場建設和融資推動,謀劃實施集林權制度改革、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新、利益分配機制改革、綠色金融改革和數字化改革等為一體的竹林碳匯綜合改革。

汪玉成表示,安吉縣已逐步構建起了“林地流轉—碳匯收儲—平臺交易—收益反哺”的工作體系,實現竹林碳匯“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變現”,有效探索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共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可同步擴面至森林、濕地、海洋、茶、水利等其他生態資源領域應用推廣。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安吉縣已組建119個股份制毛竹專業合作社,完成毛竹林權流轉4.9萬戶、面積達84余萬畝,項目融資規模超百億元,上線全國首個縣級竹林碳匯收儲交易平臺、竹林碳匯數智應用,開工建設林道2000公里、竹材分解點119個等。

與此同時,作為一項無先例可參照、無經驗可遵循的基層首創改革,安吉縣在竹林碳匯改革的推進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綜合分析該項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主要存在‘三個支撐不足’問題:竹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支撐不足、竹林碳匯交易的收入支撐不足、傾斜性支持的金融政策支撐不足。”汪玉成分析認為。

以竹林碳匯交易收入為例,據介紹,自2021年12月28日“兩山”竹林碳匯收儲交易中心上線以來,安吉縣通過以銀行機構讓利來引導企業自主購碳等形式,推動21家企業單位與兩山公司達成碳匯交易,成功實現碳匯交易2.5萬噸,碳匯交易額已達172.6萬元。

汪玉成表示:“目前,不少企業和大型活動都有碳中和需求,但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系統)開放時間未知且標準設置較高。安吉目前實施的竹林碳匯交易僅限于本地,參與企業覆蓋面小、可交易碳匯量有限且價格遠低于歐盟碳市場。”

為全面深化竹林碳匯改革,更好推動實現“一縣突破、全國推廣、提質擴面”,汪玉成建議鼓勵安吉先行先試,將安吉竹林碳匯改革列為全國重大改革試點,在竹產業創新發展、建立全國統一的計量檢測標準等方面給予定向支持,并參照水資源生態補償等成熟的機制,研究出臺包含竹林的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建議盡快重啟碳交易市場。”汪玉成表示,建議盡快恢復CCER項目備案,并根據該縣竹林碳匯收儲交易平臺成功交易的案例,加快CCER體系相關流程、標準等修訂和發布,加快推進CCER標準體系與國際VCS等標準體系互認互通,最終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自由交易,以最大程度保障國內企業在碳排放、碳交易領域的權益(外循環)。同時,基于安吉在竹林碳匯改革取得的一定先發優勢,建議把浙江安吉作為全國竹林碳匯收儲交易的分中心試點。

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汪玉成建議更多金融機構研究出臺普適性金融扶持政策支持發展竹林碳匯,形成綠色金融強大合力,全力支持竹林碳匯收儲交易這一新型碳減排項目建設。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