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將在碳
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提供的專業性服務有助于構建一個價格明確且透明的流動性
碳交易市場,同時也將推動
碳市場風控基礎設施的提升與發展。
隨著全球努力遏制氣候變化,眾多行業開始向低碳經濟轉型,同時也促使金融機構愈發尋找更多由此帶來的資金投入的機會。碳市場在推動各行業凈零過渡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金融機構進入碳市投資的理由很簡單:
碳排放必須下降,而要做到這一點,該領域就必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金融機構投資碳市場主要出于以下幾個目的:
盈利潛力
金融機構投資碳市場首要的是看中了碳市場的盈利潛力。他們將碳市場視為通過投資碳抵消信用、
碳配額及其他
碳金融產品從而創造利潤的機會。一般而言,金融機構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從碳市場中獲利:
1) 碳交易:金融機構通過直接在碳市場買賣碳配額產品來從事碳交易。這可能涉及在現貨市場交易或簽訂遠期合約以鎖定未來交割的價格。
2) 碳金融產品投資:金融機構通過投資碳抵消、碳配額及其他碳金融產品獲利。這些產品可以在碳市場上交易,為投資者提供了通過買賣獲得利潤的機會。
3) 碳
減排項目融資:金融機構為
碳減排項目提供融資,以換取項目產生的
碳信用額度,并通過在碳市場上銷售碳信用額度來產生利潤。此外,由于許多碳減排項目規模相對較小,產生的碳信用額度數量及價值較低,金融機構可能會提升向碳減排項目方提供債務融資或混合融資的數量或規模來增加其持有的碳抵消信用額度總量,通過數量的快速增長以滿足盈利需求。
4)
碳基金投資: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碳基金將多個投資者的資金匯集在一起,投資于不同的碳減排項目或碳金融產品。金融機構投資碳基金降低了與碳相關的多元化投資組合的風險敞口的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其可持續性得分,這對于當今在客戶重視社會責任的市場中運營的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5) 碳價格投機:金融機構通過持有碳金融產品的頭寸,或投資可能從碳定價
政策中受益的企業來投機碳的未來價格。這可能包括根據對未來價格的預期,對碳市場采取看漲或看跌的立場。
ESG考慮因素
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考慮因素對投資者越來越重要,因為他們認識到可持續經營的企業更有可能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而碳市場正在迅速走向ESG投資以及整個金融界的前沿。
金融機構投資碳市場可以被視為一種與環境目標保持一致并表明對可持續性承諾的方式。通過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金融機構可以評估企業的可持續性,并確定那些可能產生長期價值的企業。
當投資于碳市場時,金融機構可以評估企業的碳排放及其減少碳排放的努力。這可以深入了解企業的環境影響及其對可持續性的總體承諾。此外,金融機構可以評估企業的社會和治理實踐,以確保它們符合ESG考慮。
敞口管理
當前碳市場代表著一個新興的利基市場,與其他資產類別相比,它提供了一系列不同的風險和機會。新市場風險敞口為投資組合提供新的回報,從而增加多樣化收益。
金融機構可以利用碳市場投資,通過收縮對高碳資產的敞口并擴大對低碳資產的風險敞口來對沖氣候風險。
金融機構投資碳市場將為其投資組合提供多元化收益,從而有助于降低風險。由于碳資產與其他資產類別(如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的相關性低,因此金融機構對碳市場的投資有助于分散投資組合,降低總體投資組合風險。
此外,金融機構進入碳市場還增加了其他投資者的市場風險敞口,從而有助于投資組合多樣化,為投資者增加了獲利的方式。
市場培育及增值
一些市場專家認為,當前的碳市場尚未準備好迎接金融機構所帶來的融資規模,而市場真正需要的是擁有更多具備項目開發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金融機構參與碳市場,一方面除了資助項目培育市場外,金融機構還會將更多的資金用于項目開發的人員培訓;另一方面也為碳市場的進一步增值創造條件。
金融機構促進碳市場增值的主要方式包括:
1)多樣化投資:碳市場是一個創新領域,金融機構的參與會加快新金融產品的開發,為投資者提供了獨特的投資機會。而碳市場與能源、農業和林業等其他市場相聯系,也為投資者多樣化投資組合創造了新的機會。
2)碳市場生態系統建立:碳市場吸引大批新的參與者,將形成新的碳市場生態系統。金融機構通過投資,增加高質量碳抵消項目的交付,從而加快新生態系統的建立和壯大。
3)產品創新:為了讓更多的投資者參與進來,金融機構還將其他資本市場的解決方案融入設計成碳金融產品,例如將碳配額重新包裝成結構性票據。一些金融機構也在研究資本市場工具,將自愿碳信用納入與可持續性相關的貸款、債券及
衍生品之中。
4)彌合信息差異:碳市場信息的不對稱,使得項目開發方苦于找尋合適買家出售碳信用,而市場方(包括與金融機構有業務交易的企業、公司和個人)也在不斷尋求更多碳信用來源的信息。金融機構的參與將彌合這類信息的不對稱,在市場中代表企業客戶買賣碳信用。
綜上可以看出,盡管對當前碳市場是否具備足夠能力接受金融機構的有效參與仍有爭議,但毋庸置疑的是,金融機構顯然可以通過其核心且具創新性的服務在發展碳市場現狀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而那些中小碳資產公司的常規業務將面臨挑戰,他們或將順勢而為選擇與金融機構合作,或將在金融機構資源掠奪的沖擊下被淘汰。